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
年华已伴梅梢晚,春色先从草际归。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的小雪过后,天气转晴,沙地未被雪湿成泥泞,阳光透过稀疏的窗帘洒下,映照着早晨的光辉。诗人感慨时光匆匆,注意到梅花已接近凋零,暗示春天的脚步已在草木之间悄然显现。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春交替之际的景象,寓含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春天来临的期待。黄庭坚的诗风素以峭拔清新著称,此诗亦体现了这一特点。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闰后阳和腊里回,濛濛小雨暗楼台。
柳条榆荚弄颜色,便恐入帘双燕来。
埋没高才筑钓间,风云未会要鲵桓。
南康郡下参军耳,付与红尘白眼看。
寂寥吾道付万世,忍向时人觅赏音。
搔首金城西万里,樽前从此叹人琴。
日极江南千里春,谁今洒笔可招魂。
向人犹作故时面,翠竹苍烟一万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