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来常为桂花忙,叶叶西风粟粟凉。
奎甫宅中开四树,儒珍园后粲孤芳。
小山招隐人空老,朗月当庭影亦香。
可必明年能赏得,一觞且醉此花旁。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桂花盛开的景象,桂花的香气在西风中散发,给人以清凉之感。诗中的“奎甫宅”和“儒珍园”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地方,这里的桂花特别珍贵。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小山邀请隐者来此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而在明月高悬之夜,即便是孤独时光,也能感受到桂花的香气。诗人表达了希望来年还能再次品尝到这种美妙境遇,并为这美丽的桂花而醉心的愿望。
从艺术构成上看,诗人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将桂花与秋风、孤独与月夜形成对照,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通过“常为桂花忙”一句,也流露出诗人对桂花的深切喜爱和不舍昼夜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仇远对于秋天桂花之美的一种抒情,以其细腻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桂花独有的韵味和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山行龟背路羊肠,伏虎禅师古道场。
老木阴中安御座,白云堆里抚僧床。
勺泉清澈涵秋味,尖塔孤撑界夕阳。
笑月亭空人影散,松风和雨动天簧。
四郊皆积水,鸣雁一何多。
随处沙头宿,常时月下过。
弟兄求口食,羁旅困风波。
寄语支更者,芦深有网罗。
离群野雁在中庭,驯养经年羽翼成。
因为哀鸣殊可念,岂知飞去太无情。
天阴月黑多机阱,岁晚山空少弟兄。
愿尔水田常饱煖,春风早问北归程。
筑室东皋野水滨,室中生白坐生春。
了知空洞元无物,须信清明自有神。
幽径草花聊适趣,閒窗笔砚不留尘。
酒经丹诀非吾事,万卷书藏一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