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六)

无专本无尤,无作自无愧。

心超万化表,迹混人群内。

卑卑流俗语,懒问亦懒对。

有时或出门,独抚霜中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闲居感怀十七首》中的第六首。方孝孺以文才出众而闻名,此诗则展现了他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世俗的超脱态度。

诗中“无专本无尤,无作自无愧”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行为与道德的自我审视,认为没有专门的过错就没有可指责之处,不做任何事情自然也就没有愧疚。这种自我要求的严格性,体现了方孝孺在道德修养上的高标。

“心超万化表,迹混人群内”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心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心超脱于万物之上,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而行动则融入人群中,与世俗生活相融。这表明了方孝孺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也并未完全脱离现实社会,而是找到了一种平衡。

“卑卑流俗语,懒问亦懒对”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世俗言论的淡漠态度。他认为那些低俗的言语不值得去关注或回应,体现了他对高尚人格的坚守和对低俗事物的不屑。

最后,“有时或出门,独抚霜中桧”描绘了诗人偶尔走出隐居之所,独自面对自然景象的情景。通过抚摸霜中的桧树,既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他在孤独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方孝孺在闲居生活中对自我、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在追求精神自由与道德完善过程中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九)

士无及物智,每喜华其庐。

我居岂不敝,于道巳有馀。

明取容吾身,奥取藏吾书。

奚须叹其陋,不见阿房初。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十)

秦人奋戎狄,?食举八荒。自言功德大,传叙万世长。

鲍鱼臭未绝,赤龙歘飞翔。

巍巍且莫保,琐琐安可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十二)

道丧学术敝,士心日汗卑。

跻扳得斗禄,宁使节行堕。

古人安分义,卿相有不为。

栖栖粪土中,困处固其宜。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閒居感怀十七首(其十三)

俗士不知道,喜以异自雄。

安知名世者,固与常人同。

圣贤尽其常,纵浪礼义中。

何须骛神变,惝恍惊群聋。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