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前韵

大地山河属司马,云阙岧峣都洛下。

夕阳亭上已卖国,无与东门长啸者。

铜驼荆榛不成春,华林转眼为樵薪。

连墙枯骨若有声,啾啾知是清谈臣。

中原虽远江东近,典午偏安姑莫问。

苻坚百万捲淝波,犹有安石能强晋。

嗟今玉辇竟蒙尘,将相受辱甘帼巾。

求如西晋已觖望,万世遗笑无人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展现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历史场景和人物命运,表达了对权力更迭、国家安危以及道德沦丧的忧虑。

首句“大地山河属司马,云阙岧峣都洛下”,以“司马”暗指权力的中心,将大地山河与权力象征联系起来,暗示权力的更迭影响着国家的兴衰。接着,“夕阳亭上已卖国,无与东门长啸者”两句,通过“夕阳亭”和“东门长啸”的意象,表达了对国家衰败、无人挺身而出的无奈和悲哀。

“铜驼荆榛不成春,华林转眼为樵薪”两句,以“铜驼荆榛”和“华林樵薪”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由繁华走向荒凉的过程,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接下来,“连墙枯骨若有声,啾啾知是清谈臣”两句,通过“连墙枯骨”和“清谈臣”的对比,揭示了政治腐败和道德沦丧的现象,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中原虽远江东近,典午偏安姑莫问”两句,以“中原”和“江东”对比,指出国家的分裂和偏安一隅的状态,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渴望。“苻坚百万捲淝波,犹有安石能强晋”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赞扬了苻坚和谢安的功绩,同时也隐含了对当前统治者的批评。

最后,“嗟今玉辇竟蒙尘,将相受辱甘帼巾”两句,直接点明了当下的困境,表达了对统治者失职和国家尊严受损的痛心。“求如西晋已觖望,万世遗笑无人秦”两句,则以西晋和秦朝为例,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和对未来可能重蹈覆辙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道德沦丧和社会现实的忧虑,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批判性。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苕溪晚泊

一笑苕溪上,微茫驻日曛。

鹭沙行个字,鱼水呷圆纹。

晚色三家市,秋容几树云。

行藏知有分,莫诵北山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余种竹方成扁其室曰竹所友人以诗至用其韵

屋老苔荒席久虚,近分一榻与云俱。

梅花未种招蜂怨,竹所虽青欠鹤图。

无事看山如对客,有时隐几亦忘吾。

过门除却能吟者,不是高僧即老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九江庾楼作(其二)

结架思梁日,登临忆汉年。

佳游惊我老,孤思为谁牵。

春水江湖大,夕阳天地偏。

萋萋青草外,何处是秦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陈芷云先生以诗约游龙泉岩赋此代简

忆昔读君龙岩诗,烟云满纸神为驰。

十载论交在文字,几回云树想丰仪。

门前喜赋高轩过,古道照人光入座。

赠我新诗邀我游,扫苔欲索山灵和。

龙岩襄毅旧游处,过客磨崖多奇句。

上头况有崔灏题,任是太白敢轻污。

闻君游集诗正编,樗散肯收老郑虔。

虚怀待下陈蕃榻,拊髀谁著祖生鞭。

四顾神州烟尘起,闭户缨冠无一是。

与君试作方外游,结邻合在桃源里。

桃源避秦亦寓言,世间岂有天外天。

但向白云深处去,山林小隐即神仙。

龙岩地僻红尘隔,终古惟见万山碧。

管弦觞咏集胜流,梓泽兰亭已陈迹。

翻得山歌却赠君,留待他年铭陋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