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佛峪龙洞偕石励斋张采南孝廉(其一)

天风吹石梁,金碧炫岩腹。

万花两空际,宝相一何肃。

山僧出迎客,野饷杂溪蔌。

散发对屏帐,开襟到童仆。

一蝉户外鸣,导我访灵瀑。

香乳漱云石,阴籁荡琴筑。

佳哉草木气,照水同一馥。

閒持酒巾浣,静观游倏逐。

何处烟寺钟,凉蟾挂疏木。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以敏的诗《游佛峪龙洞偕石励斋张采南孝廉(其一)》描绘了一次游历佛峪龙洞的清新自然之行。首句“天风吹石梁”展现了洞口处的壮丽景象,仿佛被天风轻轻吹拂,暗示着神秘与深邃。接下来的“金碧炫岩腹”则描绘了洞内岩石的斑斓色彩,给人以视觉冲击。

“万花两空际,宝相一何肃”运用比喻,将洞内的石笋或钟乳石比作盛开的花朵,而整体的庄严气象如同宝相,显得神圣而肃穆。山僧的迎接和野餐的简朴,增添了人情味,诗人敞开心扉,融入自然之中。

“一蝉户外鸣,导我访灵瀑”通过蝉鸣引导诗人探寻洞中的瀑布,增添了动态感。之后的“香乳漱云石,阴籁荡琴筑”形容泉水如香乳般甘甜,洞中回荡的水声如琴音,营造出宁静而美妙的氛围。

“佳哉草木气,照水同一馥”赞美了洞内外草木的气息,清新宜人,连水都带着同样的芬芳。诗人闲适地拿着酒巾,静静欣赏游动的光影,享受这份宁静。

最后两句“何处烟寺钟,凉蟾挂疏木”以远处寺庙的钟声和明亮的月亮相映,为这趟旅程画上悠远而清凉的尾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10)

王以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佛峪龙洞偕石励斋张采南孝廉(其二)

夜梦不知所,晨起搴云梯。

乱峰偃蛟鼍,初日升虹霓。

浩浩长风号,足底双塔低。

登高一舒啸,白气迷青齐。

济北万烟户,黄流一沙堤。

系我襟带间,安能辨东西。

南有仙人坪,亭圮馀芳荑。

我欲掇其实,上追阮与嵇。

日鹤不可招,袱被谁与携。

回看下山路,松毛落寒溪。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冬夜读吴门沈润生二白词(其一)

空山谁按九歌声,一种斜阳万古情。

绿发搔残红袖冷,江南肠断沈初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冬夜读吴门沈润生二白词(其二)

清镫画舫醉蛾眉,落魄江南笛一枝。

绝似当年柳三变,晓风残月酒醒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登岱绝顶放歌

乱山北走如游龙,岱宗屹立东溟东。

胚胎元气孕万有,独踞震位鞭群雄。

我来二月雨新霁,喜见突兀凌苍穹。

云声涛影接咫尺,呼吸似与神灵通。

天梯万仞不可以径度,朱阑一线悬长虹。

峨峨南天门,双阙缥缈中。

秦观日观左右峙,俯视下界青冥濛。

摄衣直走太清宫,两袖浩浩来天风。

齐烟飞青吴练白,混茫八极畴能穷。

海水一变河一勺,何论凫绎兼龟蒙。

惜哉西山去我远,举首不见扶桑红。

手折秦松下山去,半岭星月摇青空。

我闻蓬元仙药寿无极,青天跨鹤何匆匆。

笑谢山灵约息壤,誓晞绿发寻崆峒。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