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师道

陈侯学诗如学道,又似秋虫噫寒草。

日晏肠鸣不俛眉,得意古人便忘老。

君不见向来河伯负两河,观海乃知身一蠡。

旅床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春风吹园动花鸟,霜月入户寒皎皎。

十度欲言九度休,万人丛中一人晓。

贫无置锥人所怜,穷到无锥不属天。

呻吟成声可管弦,能与不能安足言。

形式: 古风

翻译

陈侯学习诗歌如同修道,又像秋虫在寒草间低语。
直到太阳西沉,他仍面带微笑,沉浸在古人的智慧中忘记岁月。
你没看到吗?从前的河伯自负于拥有两条河,只有亲眼见到大海,才明白自己多么渺小。
他在旅途上,即使床铺简陋,也不自视过高,秋天的水面连着天空,他并不觉得自己了不起。
春风拂过花园,鸟语花香,霜月映入门内,清冷明亮。
他十次想开口说话,九次又止住,即使在万人之中,也只有一人能理解他的深意。
贫穷到没有立足之地,人们都同情他,穷困并非天意安排。
他的痛苦化作声音,虽微弱却能触动人心,能与否,都不足以衡量他的价值。

注释

学诗:学习诗歌。
学道:修道,学习人生哲理。
秋虫:比喻陈侯的诗才。
日晏:太阳西下,傍晚。
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之神。
观海:比喻开阔眼界。
旅床:旅行时的床铺。
春风吹园:春天的景象。
霜月:寒冷的月光。
万人丛中:人群之中。
呻吟:形容痛苦的声音。
能与不能:能力有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赠给陈师道的作品,以赞扬陈师道学习诗歌的态度和才华。诗中将陈师道比作秋虫吟唱寒草,形容他专注学诗如同追求大道,即使肚子饥饿也不改其志。他沉浸在古人的诗文中,忘却了年岁的增长。诗人以河伯自比,暗示陈师道的见识广博,如同河伯观海,意识到自己的渺小。陈师道虽然贫穷,但并不自卑,他的才情如同春风吹动花鸟,霜月下的清冷也掩不住其光芒。在众人之中,陈师道的独特见解犹如明灯,只有少数人能理解。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陈师道才华的肯定,即使生活艰难,他的创作力和领悟力已足够让人赞叹。整首诗赞美了陈师道的诗才和坚韧精神。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赠知命弟离戎州

道人终岁学陶朱,西子同舟泛五湖。

船窗卧读书万卷,还有新诗来起予。

形式: 七言绝句

赠郑交

高居大士是龙象,草堂丈人非熊罴。

不逢坏衲乞香饭,唯见白头垂钓丝。

鸳鸯终日爱水镜,菡萏晚风彫舞衣。

开径老禅来煮茗,还寻密竹径中归。

形式: 七言律诗

赠赵言

饶阳赵方士,眼如九秋鹰。

学书不成不学剑,心术妙解通神明。

医如俯身拾地芥,相如仰面观天星。

自言方术杂鬼怪,万种一贯皆天成。

大梁卜肆倾宾客,二十馀年声籍籍。

得钱满屋不经营,散与世人还寄食。

北门尘土满衣襟,广文直舍官槐阴。

白云劝酒终日醉,红烛围棋清夜深。

大车驷马不回首,强项老翁来见寻。

向人忠信去表襮,可喜正在无机心。

轻谈祸福邀重糈,所在多于竹苇林。

翁言此辈无足听,见叶知根论才性。

飞腾九天沈九渊,自种自收皆在行。

先期出语骇传闻,事至十九中时病。

轮囷离奇惜老大,成器本可千万乘。

自叹轻霜白发新,又去惊动都城人。

都城达官老于事,嫌翁出言不妩媚。

有手莫炙权门火,有口莫辩荆山玉。

吴宫火起燕焚巢,当时卞和斮两足。

千里辞家却入门,三春荣木会归根。

我有江南黄篾舫,与翁长入白鸥群。

形式: 古风

赠送张叔和

张侯温如邹子律,能令阴谷黍生春。

有齐先君之季女,十年择对无可人。

箕帚扫公堂上尘,家风孝友故相亲。

庙中时荐南涧蘋,儿女衣裤得补纫。

两家俱为白头计,察公与人意甚真。

吏能束缚老奸手,要使鳏寡无颦呻。

但回此光还照己,平生倦学皆日新。

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

我肱三折得此医,自觉两踵生光辉。

团蒲日静鸟吟时,炉薰一炷试观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