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举之

三载追随供奉班,方舟千里又同还。

君行问寝辞青?,我已焚鱼住碧山。

尘土自怜羸马倦,江湖莫羡白鸥閒。

匆匆手袂何须恋,剡曲吴淞一水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送陆举之》。文徵明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与友人陆举之分别的情景。

首联“三载追随供奉班,方舟千里又同还”,描述了三年来两人一同侍奉在皇帝身边,如今又要乘坐同一艘船,踏上千里归程,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经历的回忆。

颔联“君行问寝辞青?,我已焚鱼住碧山”中,“青?”可能是指皇宫或朝廷,暗示陆举之即将离开宫廷生活,而诗人自己则已经隐居于碧山之中,通过“焚鱼”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告别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颈联“尘土自怜羸马倦,江湖莫羡白鸥闲”运用对比手法,诗人自怜于尘世中的劳碌,如同疲惫的马匹,而劝告友人不要羡慕江湖上悠闲自在的白鸥,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尾联“匆匆手袂何须恋,剡曲吴淞一水间”点明了离别之情,虽然相聚短暂,但友情深厚,不必过于留恋,因为无论身在何处,心始终相连,剡曲和吴淞之间的距离并不能阻隔这份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以及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致仕出京言怀(其一)

独骑羸马出枫宸,回首长安万斛尘。

白发岂堪供世事,青山自古有閒人。

荒馀三径犹存菊,兴落扁舟不为莼。

老得一官常卧病,可能勋业上麒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致仕出京言怀(其二)

白发萧疏老秘书,倦游零落病相如。

三年漫索长安米,一日归乘下泽车。

坐对西山朝气爽,梦回东壁夜窗虚。

玉兰堂下秋风早,幽竹黄花不负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其一)

三忠祠下夕阳明,几度含情送客行。

今日诸君还送我,多应不异昔时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其二)

昔时送客每怀归,千里乡心日夜飞。

回首三年几离别,只应今度不沾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