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药诗

醉后谢山翁,梦中闻地瘿。

仙人戴唐巾,飘飘发垂领。

口诵复掌画,除子旧疾疢。

觉来检草经,逢人辄言请。

尔来数月馀,笑我捕风影。

人从芜湖来,自谓能记省。

此物出巴陵,近始露茫颖。

不知掘者谁,殆如金出矿。

或将汤液之,神功在俄顷。

某也病中风,不死亦天幸。

林居十五年,吾亦爱吾胫。

从兹矢长服,不敢一日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梦药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描绘了对药物的渴望与追求。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健康和生命的执着追求。

首句“醉后谢山翁,梦中闻地瘿”,以醉酒后的梦境开始,引出对奇异药物的幻想。接着,“仙人戴唐巾,飘飘发垂领”描绘了一位仙人般的形象,穿着古朴的服饰,飘逸洒脱,暗示着这种药物的神奇与超凡脱俗。

“口诵复掌画,除子旧疾疢”描述了仙人通过诵读和手势治愈疾病的过程,强调了药物的疗效。接下来,“觉来检草经,逢人辄言请”则表现了诗人醒来后,对找到这种药物的急切心情,以及四处寻求帮助的情景。

“尔来数月馀,笑我捕风影”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寻找而未果的失落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人从芜湖来,自谓能记省”则引入了一个新的线索,暗示可能有人找到了这种药物,但是否真实有效还需验证。

“此物出巴陵,近始露茫颖”点明了药物的来源,进一步增加了神秘色彩。“不知掘者谁,殆如金出矿”将药物比作珍贵的矿石,强调其难得与珍贵。“或将汤液之,神功在俄顷”则描绘了药物的制作过程及其快速显效的特点。

最后,“某也病中风,不死亦天幸。林居十五年,吾亦爱吾胫。从兹矢长服,不敢一日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疾病的感慨,以及对药物的感激之情。他决心长期服用,不再放弃,体现了对生命健康的重视和对药物治疗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健康和生命的深切渴望,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经历的希望与失望、坚持与放弃的情感波动。语言流畅,意象丰富,富有哲理,展现了邵宝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冯佥宪惠文石

昔见石如松,今见石如竹。

如松纹在皮,如竹纹在肉。

纵横金错刀,凌乱锦一幅。

置之山亭中,为案比青玉。

焚香对初阳,古书时展读。

问之赠者谁,仙人粲山麓。

欲报何所将,寒泉手堪掬。

形式: 古风

煎茶寄吴封君

浊醪有妙理,清茶尤苦心。

采茶阳羡阳,汲泉惠山阴。

秋水碧如玉,百沸成黄金。

此中亦何味,请听希声琴。

陆羽久仙去,千载空遗音。

卢仝不言法,七碗最独深。

吴翁二子流,清风起山林。

陶匏介垆竹,煎竟还自斟。

京师一饮我,再饮荆溪浔。

迩来虽裹寄,烹事吾谁任。

报君一罂水,撱石仍中沈。

临发更致语,新火君当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石床行

惠山石床古有之,声声松子金风时。

皮休题诗李冰篆,千秋并作山中奇。

山庵之名本缘此,石也移来应偶尔。

游人玩侮等寻常,识者共怜非所止。

墙西松树几百春,大围三人小二人。

此松此石雅相友,乾坤无心物有神。

二泉山人爱观物,谓物皆然胡独不立。

破颓垣,遣往参,却笑他年两湮郁。

君不见赤松子,黄石公,姓名久落荒唐中。

酒酣击节发清啸,春深绣岭回天风。

形式: 古风

寄题阁老费公至乐楼

黄阁仙人天上还,幽兴却寄溪山间。

横林深处起重屋,别有眼界非尘寰。

群溪东来向西去,流到龙溪两倾注。

白云飞尽见三峰,政在先生倚阑处。

乾坤一览万古心,北南名胜皆登临。

子长胸次仲淹思,每与山水增高深。

岂知几案有至乐,欧老诗如为公作。

先人种树今数围,槐影重重松落落。

阳春坐我还清秋,静观万物成天游。

半江露白月照水,两涯草碧云生洲。

我行湖东数过此,尚忆清扬在中沚。

病馀偶接季方书,世事茫茫公老矣。

岁月无端白发多,江湖地远心如何。

苍生未起谢安卧,溪上往来空棹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