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栗为高宗皇帝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高宗中兴盛世的赞美以及对其去世的哀悼之情。首句“周汉中兴胜”将高宗的统治与周朝和汉朝的兴盛相提并论,强调其功绩。次句“唐虞内禅高”则将他比作古代贤君唐尧和虞舜,赞美其禅让之德。
“髀消从马腹,屣脱等鸿毛”两句运用了比喻,形容高宗勤政忘我,连马鞍都磨薄了,鞋子也穿破得像鸿毛一样轻贱。这体现了他对国家的深深投入和无私奉献。
“弓剑悲长在,羹墙慕转劳”表达了对高宗身后事的感慨,弓箭和宝剑象征着他的遗志,而“羹墙”则指百姓对他的怀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宗无尽的哀思和敬仰。
最后两句“龙髯攀莫及,四海共呼咷”直抒胸臆,意为后人无法触及到高宗的美德,全国上下都在哀痛地呼唤他的名字,表达了对这位伟大君主的深切哀悼和崇高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对一位贤明君主的深情缅怀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