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子

风雨初经社。子规声里春光谢。

最是无情,零落尽、蔷薇一架。

况我今年,憔悴幽窗下。人尽怪、诗酒消声价。

向药炉经卷,忘却莺窗柳榭。万事收心也。

粉痕犹在香罗帕。恨月愁花,争信道、如今都罢。

空忆前身,便面章台马。因自来、禁得心肠怕。

纵遇歌逢酒,但说京都旧话。

形式: 词牌: 安公子

翻译

风雨刚刚过去,杜鹃鸟的叫声中春天正在消逝。
最无情的是,蔷薇花丛中凋零殆尽。
更何况我今年,憔悴地独坐在幽暗的窗下。人们都奇怪,我的诗酒生涯已不再有声名。
面对药炉和佛经,我忘记了窗外的莺歌柳色,一心向佛。
绣着粉痕的香罗帕还在,但美好的时光已经不再,对月伤花的愁绪,怎能相信这一切都已经结束。
空想往昔,曾骑马游遍章台。因为回忆太深,让我心生畏惧。
即使遇到唱歌饮酒,也只是谈论京都的旧事。

注释

风雨:指自然界的风雨。
子规:杜鹃鸟的别称,叫声凄凉。
春光谢:春天即将过去。
零落:凋零,落下。
憔悴:形容人瘦弱、疲倦。
幽窗:幽静的窗户。
声价:声誉或价值。
药炉:烧香或制药的炉子。
经卷:佛经书卷。
莺窗柳榭:莺歌燕舞的窗前屋后。
万事收心:放下一切杂念。
香罗帕:香气扑鼻的丝帕。
恨月愁花:借月花抒发愁绪。
便面:古代遮面的纱巾。
章台马:代指繁华都市中的游子。
心肠怕:内心恐惧或敏感。
京都: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京城。

鉴赏

这首《安公子》是宋代词人陆游的作品,以风雨中的春光消逝和词人的内心感受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开篇“风雨初经社,子规声里春光谢”,描绘了风雨过后,子规鸟哀啼,春天的景色开始凋零,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最是无情,零落尽、蔷薇一架”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词人自述“况我今年,憔悴幽窗下”,流露出自身的疲惫和孤独。他感叹诗酒生涯不再,转向了药炉经卷的生活,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向药炉经卷,忘却莺窗柳榭”暗示了他对红尘俗世的疏离,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万事收心也”表达出词人对世间纷扰的看淡,然而“粉痕犹在香罗帕”又透露出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留恋。他感慨“恨月愁花,争信道、如今都罢”,表明心中仍有遗憾和愁绪。回忆起过去的繁华,如“空忆前身,便面章台马”,更是勾起了深深的思念。

最后,词人说即使遇到歌酒,也只是谈论京都旧事,流露出对故土和过去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和逃避。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其二)三荣人日游龙洞作

客中随处闲消闷,来寻啸台龙岫。

路敛春泥,山开翠雾,行乐年年依旧。天工妙手。

放轻绿萱牙,淡黄杨柳。

笑问东君,为人能染鬓丝否。

西州催去近也,帽檐风软,且看市楼沽酒。

宛转巴歌,凄凉塞管,携客何妨频奏。征尘暗袖。

漫禁得梅花,伴人疏瘦。几日东归,画船平放溜。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其一)左绵道中

角残钟晚关山路,行人乍依孤店。

塞月征尘,鞭丝帽影,常把流年虚占。藏鸦柳暗。

叹轻负莺花,谩劳书剑。

事往关情,悄然频动壮游念。孤怀谁与强遣。

市垆沽酒,酒薄怎当愁酽。

倚瑟妍词,调铅妙笔,那写柔情芳艳。征途自厌。

况烟敛芜痕,雨稀萍点。最是眠时,枕寒门半掩。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杏花天

老来驹隙骎骎度。算只合、狂歌醉舞。

金杯到手君休诉。看著春光又暮。

谁为倩、柳条系住。且莫遣、城笳催去。

残红转眼无寻处。尽属蜂房燕户。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极相思

江头疏雨轻烟。寒食落花天。

翻红坠素,残霞暗锦,一段凄然。

惆怅东君堪恨处,也不念、冷落尊前。

那堪更看,漫空相趁,柳絮榆钱。

形式: 词牌: 极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