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尺鲤何曾到贾充,太阿曾拟血王戎。
泪痕不到沉碑上,似为苞苴走路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二)羊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某些人物行为的讽刺和评价。首句“尺鲤何曾到贾充”暗指晋代权臣贾充未能得到羊祜的忠诚,暗示了信任危机;“太阿曾拟血王戎”则借剑喻权柄,言及羊祜与王戎之间的矛盾,可能是指羊祜对王戎的不满或斗争。后两句“泪痕不到沉碑上,似为苞苴走路中”进一步深化主题,意指羊祜的清廉,他的正直使得他不会像那些收受贿赂的人那样在历史上留下污点,即使碑文上没有记载他的泪水,也足以证明他的清白。
整首诗通过典故和隐喻,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刻的道德评判,体现了作者对廉洁政治的推崇和对腐败现象的批判。
不详
群心争欲剸公闾,愁杀凌云醉老奴。
缓带轻裘信潇洒,曾知晋事已如吴。
吕蒙江上橹犹羞,曹操徐州血尚留。
千古渭滨并岘首,泪痕不逐谷陵收。
中道难行古已然,东边扶起又西边。
一般等是墟人国,莫道三君与七贤。
截发哀号孽妇前,晋家无地亦无天。
当时阮籍丘中骨,掷向黄河尚带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