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石道中口占

淮日晖晖浴暖沙,小桥斜巷两三家。

不知春色来多少,是处墙头见杏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恬静与生机。首句“淮日晖晖浴暖沙”,阳光照耀在湿润的沙滩上,展现出一片温暖而明亮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金色的光芒所拥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次句“小桥斜巷两三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小桥横跨溪流,狭窄的小巷两旁稀疏地分布着几户人家,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田园诗意。

后两句“不知春色来多少,是处墙头见杏花”,则进一步深化了春天的气息。诗人并未直接描述春天的到来,而是通过“不知春色来多少”这一疑问,巧妙地表达了春天的悄然降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神秘与不可预测。而“是处墙头见杏花”则是对春天到来最直观的证明,杏花盛开于墙头,不仅点缀了乡村的景致,也象征着春天的勃勃生机和希望。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通惠寺小柏

周遭松桧漫为邻,翠碧婆娑未出群。

但愿盘根坚似石,不忧枝干不凌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香社院

重阴消散日车明,社鼓村歌乐太平。

行过柘塘萧寺宿,隔墙犹听卖花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院庭桧树

花开供蜜叶禁霜,老柏乔松气亦降。

未遇李聃谁爱惜,柘塘西院碧油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三月三日

一盏扶头又半酣,久无归梦到江南。

桃花欲发杏花谢,细雨斜风三月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