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梭山朱道人

不随俗客老尘寰,晚节逍遥水石间。

独佩药囊来泽国,只留丹灶在梭山。

身如野鹤更无侣,心似白云长是闲。

若见刘仙问消息,幸分馀粒及衰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道人朱梭山晚节逍遥于山水之间的形象。诗人以“不随俗客老尘寰”开篇,赞其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老年生活。接着“晚节逍遥水石间”进一步点明其晚年在自然山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独佩药囊来泽国”,道人独自携带着药囊,来到充满生机的泽国,显示出他不仅追求精神上的逍遥,也关注着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只留丹灶在梭山”则暗示了他曾经在此修炼,留下了一处象征着修行与智慧的遗迹。

“身如野鹤更无侣”,将道人比作孤高的野鹤,表达了他独立不群、不与世俗为伍的高洁品格。“心似白云长是闲”,则形容他的心灵如同飘浮的白云,永远保持着宁静与悠闲。

最后,“若见刘仙问消息,幸分馀粒及衰颜”,诗人假设遇见传说中的刘仙,希望道人能分享一些长寿之术,让自己的衰老之躯也能得到延缓,体现了对道人养生智慧的敬仰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道人朱梭山超凡脱俗、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次韵汪信民见寄

直道逢人多龃龉,高怀向我最恢疏。

不贪但守司城宝,无泽应辞季武车。

池种青莲看妙净,庭栽翠竹悟真如。

何年来过溪堂饭,小圃携篮自摘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常老住疏山

师住疏山祇树园,卧观云气起江村。

百年鼎鼎春风转,一钵垂垂老眼昏。

古殿横空森铁凤,夜潭翻浪落金盆。

何时系缆西峰下,松柏阴中独叩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闻秦少仪病愈

平生四海秦少仪,造化小儿何苦之。

端能浸假求鸮炙,定不泣涕眠牛衣。

问梦是想理既剖,杯中有蛇心不疑。

何时过我举玉趾,不用门生并二儿。

形式: 古风

游泉庵寺怀璧上人以徐飞锡杖出风尘为韵探得徐字

年少谈王陋汉儒,笔端万字压严徐。

昔为酒客莺花绕,今作禅林水竹居。

贱子已捐干禄学,故人休草绝交书。

春风纵棹游萧寺,北望淮山正忆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