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守贤上人晚秋书事

秋雾郁不开,曚昽夹溪树。

深枝尚宿禽,寒叶时惊露。

我居溪之阴,早景诚所慕。

开溪吐初阳,独吟神与晤。

岂意方袍人,而怀此焉趣。

忽枉琼玖章,无惭惠休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秋日的雾气浓重,朦胧笼罩着溪边的树木。
深处枝头还留有宿鸟,寒冷的叶子不时被露水惊动。
我居住在溪流的北岸,清晨的景色确实是我向往的。
溪水敞开胸怀,初升的阳光倾泻而出,独自吟唱仿佛神灵相伴。
没想到身着法衣的人,心中却藏着这样的雅趣。
忽然收到你的美文,如同接受珍贵的琼瑶,丝毫不觉羞愧,因为你的诗篇如惠休般优美。

注释

秋雾:秋天的雾气。
郁:浓厚。
不开:未散。
曚昽:模糊不清。
夹溪树:溪边的树木。
深枝:深处的树枝。
宿禽:过夜的鸟儿。
惊露:被露水惊动。
居:居住。
阴:北岸。
诚:确实。
慕:向往。
开溪:让溪水敞开。
吐:倾泻。
初阳:初升的太阳。
神与晤:仿佛神灵相伴。
岂意:没想到。
方袍人:身着法衣的人。
而:却。
此焉趣:这样的雅趣。
忽枉:忽然收到。
琼玖章:珍贵的美文。
无惭:毫不羞愧。
惠休句:如惠休般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守贤上人晚秋书事》,描绘了秋天早晨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秋雾郁不开”,以雾气浓厚而未能散去象征着秋意的浓重,接下来“曚昽夹溪树”描绘了溪边树木在朦胧晨光中的景象。诗人寓情于景,通过“深枝尚宿禽,寒叶时惊露”表达了对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秋晨的喜爱。

诗人居住在溪边,对于清晨的美景充满向往,“早景诚所慕”。当阳光穿透秋雾,他独自吟咏,感到心灵与自然的契合,“开溪吐初阳,独吟神与晤”。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止于此,他意外地收到友人寄来的佳作,如同美玉般的篇章,“忽枉琼玖章”,这让他感到不胜荣幸,仿佛朋友的诗句如惠休禅师般富有哲理,“无惭惠休句”。

整首诗以秋日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梅尧臣清新淡雅的诗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师厚别后寄

吾与尔别未及旬,吾家依旧甑生尘。

闭门不出将谁亲,自持介独轻货珍。

盘餐岂有咸酸辛,苦吟辍寝昏继晨。

夜光忽怪来何频,采拾若在沧海垠。

和者弥寡唯阳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依韵和江邻几癸巳六月十日同刁吴韩杨饮范景仁家晚赴馆宿睹吴兴太守章伯镇题壁记辛卯仲秋初吉九月十一日十月二十二日十二月十一日壬辰二月一日馆直慨然有感

江翁多感槩,饮散来直庐。

题踪有旧友,连蹇常与渠。

昨归天禄下,念昔悲有馀。

未久复外补,安能恋清虚。

得请向苕霅,幽怀寄禽鱼。

高城浸湖光,面面当红蕖。

晚乘画舫游,四坐罗轻裾。

数杯已酩酊,万事应破除。

不爱趋时近,不恤与世疏。

百岁且过半,冉冉将焉如。

谁慕八十叟,犹在磻溪渔。

嗟哉再宿夕,乃自仲秋初。

清谈固隔绝,可见壁上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依韵和达观禅师山中见寄

豮豕在涂龙在泽,豺狼食肉麝食柏。

蹄毛与角不对齿,啄觜两足副以翮。

既能闲闲住深谷,岂使于于佩鸣玉。

水边看虹山雨霁,夜与明月归独宿。

门前重岭后群峰,石楼朱殿藏林中。

铜丝紧转辘轳响,络纬秋老嚎西风。

荣利淡薄无易此,彼饮甘醲兹饮水。

暂将分别向喉舌,何异声色乱眼耳。

孔孟久殁言可师,千古布散叶与枝。

今来闭户自有趣,世上沄沄非我为。

形式: 古风

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

平生少壮日,百事牵于情。

今年辄五十,所向唯直诚。

既不慕富贵,亦不防巧倾。

宁为目前利,宁爱身后名。

文史玩朝夕,操行蹈群英。

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

众人欣立异,此心常自平。

譬如先后花,结实秋共成。

赵壹虽空囊,郑子岂其卿。

二人贫且隐,高誉动天京。

我迹固尚贱,我道未尝轻。

力遵仁义涂,曷畏万里程。

安能苟荣禄,扰扰复营营。

近因丧已除,偶得存馀生。

强欲活妻子,勉焉事徂征。

徂征江浦上,鸥鸟莫相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