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踏雪听倒影潭水

野鸡乱印前溪步,槎牙玉削沙头树。

芒鞋踏雪雪不污,捷辟西南人潭路。

群动蛰伏万籁喑,飞空激响潭流深。

黄钟大吕方并扣,金奏地下惊欲走。

我有深情久相对,青藤杖击层冰碎。

乌黔鹄白天不移,湛然独立空明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锴的《雪后踏雪听倒影潭水》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的山林景象。首句“野鸡乱印前溪步”,生动地刻画了野鸡在雪地上留下的足迹,富有动态感。接下来,“槎牙玉削沙头树”形容树木在雪中的姿态,如玉雕般剔透,形象地展现了雪景的洁白和树木的坚韧。

“芒鞋踏雪雪不污”写出了诗人穿着草鞋在雪中行走,尽管雪厚,却依然保持清洁,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意境。“捷辟西南人潭路”则暗示诗人选择了一条通往潭水的道路,暗示着对自然的探寻与领悟。

“群动蛰伏万籁喑,飞空激响潭流深”描绘了雪后万物沉寂,只有潭水的声音回荡,显得格外清晰,暗含寂静中的生机。“黄钟大吕方并扣,金奏地下惊欲走”运用音乐比喻,形容潭水声音的宏大,仿佛是天地间最深沉的乐章。

“我有深情久相对,青藤杖击层冰碎”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青藤杖敲击冰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探索。“乌黔鹄白天不移,湛然独立空明外”以乌鸦和白天鹅的静止不动,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以及对空灵境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雪后山水的静美与诗人的心境,寓言深刻,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李卫公待渡图

太原公子方隶军,药师却渡黄河津。

津头萧萧风雪暮,亦是寻常行路人。

惊龙怒虎易形似,难画英雄当此际。

常山太华隐欲动,千尺光芒垂至地。

短衣长剑奇仿佛,妙处胸中如有物。

赤云敢击天子气,黄金待铸通侯骨。

呜呼丈夫古来抱奇诡,宛转几人岩下死!

射钩倘恶晋公子,骅骝又死盐车底。

形式: 古风

古藤歌

葛甥东园余古藤,十年委弃栖陂艿。

支离不死亦不生,根蟠元气犹支撑。

枯条高折兕角秃,朽腹半裂鱼膏青。

有时一花两花发,流苏倒挂红丝绳。

沈精阴脉自得主,枯菀不假春风能。

一朝移根忽我寄,伧父邪许牛车胜。

白茅用藉索以约,龙胡或见髯鬅鬙。

云中飙举帝子下,丘园帛贲徵君行。

城南沃土买百篑,活水远汲长河清。

封殖灌溉不遗力,高杉复架藤花棚。

酹君杯酒慎莫死,老夫与若聊相凭。

形式: 古风

新竹歌

少年日作江南游,大竹小竹青满眼。

菅茅土苴不足惜,樵父编篱渔作断。

蓟丘在昔植汶篁,不信于今此物罕。

丰台土膏颇润湿,人夺天工尚强勉。

西施在越了不觉,异人寄赵珍无算。

青钱一百栽一本,琅玕琬琰矜殊产。

王猷宿好老不已,购之不惜衣裳典。

鹿车辚辚为我辇,老竹如麻雉子短。

晨昏芟剔手自护,已疗山翁十年懒。

三月春风泠然善,江烟水色纷萧散,忽然移我三湘远。

形式: 古风

焚诗歌为石东村作

古诗旧说三千篇,未必皆是宣尼删。

河清菅蒯颇可诵,春秋交聘犹能宣。

逸而不逸谁则主,少者为贵翻争传。

石君一旦过我门,道腴义胜来骄人。

生平为诗不知数,告我草稿今通焚。

丈夫猛捷贵有断,龙蜕不惜黄金鳞。

君看《笙诗》无一字,束氏补之成赘文。

我闻此论骇卓绝,至人之迹神其灭。

白贲无咎世莫讦,脱身天外穷毫末。

吁嗟乎,君休矣!

宝华玉气恐不死,或有人间传片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