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二)

长忆灵岩对卷帘,客居还此面晴尖。

雨分西崦泉鸣屋,风借南邻竹盖檐。

病写乌丝清欲苦,眠抛白羽黑初甜。

乱离未觉三迁定,行就君平试一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潘伯脩在甲午年六月卧病于柔川时,面对地主所居住环境的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个人心境的交融。

首句“长忆灵岩对卷帘”,回忆起灵岩山的美景,仿佛就在眼前,诗人通过卷帘的动作,将外界的风景引入室内,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客居还此面晴尖”一句,点明了诗人此时身处异乡,但依然能感受到晴朗天气带来的愉悦。

“雨分西崦泉鸣屋,风借南邻竹盖檐”两句,生动描绘了雨天和风中的景象。雨水从西边的山岭落下,发出潺潺的声响,似乎在屋檐上奏响了一曲自然之歌;而微风吹过,借力于南邻的竹林,使得竹叶轻轻摇曳,仿佛为檐下的人带来了一丝清凉与宁静。

“病写乌丝清欲苦,眠抛白羽黑初甜”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病痛使得他不得不在乌丝纸上书写,动作显得格外艰难,心情也因病痛而略显苦涩;然而,在病中短暂的睡眠中,他似乎找到了一丝甜蜜与安宁。

最后,“乱离未觉三迁定,行就君平试一占”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动荡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探寻。尽管经历了多次迁移,但内心的安定感并未真正找到;因此,他寻求智慧的指引,如同向古代占卜者君平请教一样,希望能得到一些关于未来方向的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和生活变迁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平静与安宁的渴望。

收录诗词(39)

潘伯脩(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脩。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 字:省中
  • 籍贯:黄岩

相关古诗词

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三)

乔木龙皮络翠烟,昔人成立等升天。

芝兰玉树看盈畹,騄駬骅骝不受鞭。

垂老托身书满屋,平生好客坐无毡。

诸君有意怜衰白,惟有丹青照暮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四)

巷南巷北长相见,友谊金张旧最深。

黄奥忆穿桐岭宿,乌岩行对竹溪阴。

人烟接壤通江路,兵火无家共越吟。

拟向清秋一疏散,不堪华发病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甲午六月卧病柔川呈地主五首(其五)

杨溪积雨绿于苔,乱竹梢梢不遣栽。

自爱水风横笛语,欲乘秋涨刺船来。

眠从朱老诗浇泼,书及黄郎使往回。

困饿只馀皮骨在,故人初见恐惊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丙申元旦

元朝举酒欲伤神,六载崎岖脱死身。

草木不忘春雨露,山川犹拥宿风尘。

河南轻重须藩翰,江左安危数缙绅。

家国未知焉税驾,等閒笑语答时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