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谢甥有逸兴,李髯非不嘉。
苦思梦春草,醉狂眠酒家。
斯游无俗物,傲睨至昏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其九)》。诗中,黄庭坚以赞赏的口吻描绘了谢甥(可能是他的侄子或亲戚)的超凡才情和不受世俗拘束的生活态度。"逸兴"一词表达了谢甥的才情横溢和不受约束的精神风貌,而"李髯非不嘉"则肯定了李髯(可能是指另一位友人)的品质同样值得赞扬。
"苦思梦春草"描绘了谢甥在深思中甚至在梦中都追求着如春草般生机盎然的灵感,显示出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醉狂眠酒家"则展现了他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一面,通过酒醉来暂时忘却尘世烦恼。
"斯游无俗物"进一步强调了这次游玩的高雅格调,没有世俗的干扰,只有纯粹的艺术享受。最后两句"傲睨至昏鸦"则刻画出谢甥在这样的环境中,连乌鸦的嘈杂也视若无睹,表现出他的超脱与傲骨。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两位友人的个性与才华,以及他们追求艺术真谛、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少小尚狷介,与人常不款。
置身稍雍容,遇酒辄引满。
自是鹤足长,难齐凫胫短。
庭空日色静,楼迥钟声迟。
褐叟已争席,驯鸦更不疑。
同来复同去,竟别我为谁。
出身世丧道,解绶饥驱我。
杯中得醉乡,去就不复果。
岂为俗人言,达人傥余可。
不知鞍马倦,想见洲渚春。
清昼锁芳园,谁家停画轮。
高柳极有思,向风招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