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以破砚为题,通过描绘砚台在战乱后的命运,寄寓了词人的感慨和人生哲理。"衰残石友,尽相从劫后,磨墨磨人",开篇即写出砚台的残破和经历的沧桑,暗示了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整个金瓯看撞碎,画山一角偏珍",将国家破碎比喻为砚上的山水图景,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对此畸形,依然介性,恋恋剧多情",砚台虽形貌不全,但其坚韧的个性和深情依旧,象征着词人坚韧不屈的精神。"旧毡虽敝,与伊同伴寒呻",进一步强调了砚台与词人共度困苦的陪伴。
下片转而抒发词人在乱世中的幸存感,"坡老苦说无田,枯还食汝,遭际总承平",借用苏东坡的典故,表达对和平时期的怀念。"乱世全身差自幸,璧完能望陶泓",庆幸能在乱世中保全自身,但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不见铜山,系囚流窜,惟有断碑亲",借铜山被掠夺的隐喻,感叹个人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最后,"半圭乌玉,蛰居聊送馀生",以半块乌玉般的砚台自比,表示在困厄中仍坚守自我,度过余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砚为载体,寓言深刻,情感丰富,展现了词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