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南斋韵谢

沙溪清可啜,远山翠欲流。

翩然航一苇,浩歌入芦洲。

高堂上木杪,幽人事胜游。

但足箪瓢乐,不知天地秋。

我笔嗟无口,冥搜空掉头。

何如三才杰,等是济川舟。

开卷腾光怪,天上卿云浮。

阿云又嗣音,吾砚不欲留。

平生浪诗声,寒虫号清幽。

已对狂道士,从此敢吟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沙溪的水清澈得可以饮用,远处的山峦翠绿得仿佛要流淌起来。
我轻盈地驾着一片苇叶航行,高声歌唱着进入芦苇丛中。
在高高的厅堂之上,我沉醉于隐逸的生活,享受着胜过游玩的乐趣。
只要有简陋的饮食就感到快乐,我并未察觉到秋天的来临。
我的笔无法表达,只能空自摇头,感叹无言。
哪比得上那些杰出的人物,他们如同济世的船只。
翻开书卷,光彩四溢,仿佛天上的云彩在浮动。
阿云又传来琴音,我不愿让我的砚台停留于此。
我一生放纵的诗声,伴随着寒夜中的虫鸣,显得清冷而幽深。
我已经面对了那位狂放的道士,从此以后,我是否还敢继续吟唱?

注释

啜:饮用。
翠欲流:翠绿得仿佛要流动。
翩然:轻盈的样子。
箪瓢:简陋的饮食。
冥搜:深入思考。
三才杰:指杰出的人物。
腾光怪:光彩四溢。
嗣音:续传的琴音。
寒虫:寒冷季节的虫子。
狂道士:行为狂放的道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开篇“沙溪清可啜,远山翠欲流”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

接着,“翩然航一苇,浩歌入芦洲”则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诗人驾着小船在沙溪上自由航行,尽情地唱着豪放的歌曲,消逝于芦苇丛中。

“高堂上木杪,幽人事胜游”一句,通过对“高堂”和“木杪”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这种环境中,诗人的心境是宁静而超脱的,他将这份宁静视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但即便如此,“但足箪瓢乐,不知天地秋”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忘我忘物的境界,对于外在世界的变化已经不再关注。他的快乐仅存于日常简单的生活之中,如同用 箪 瓢 取水饮酒,不问世事。

“但足箪瓢乐,不知天地秋”一句,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豁达,他已经不再为世俗的烦恼所困扰,而是享受着自己的隐逸生活。

“我笔嗟无口,冥搜空掉头”则表达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无尽追求和自我挑战。他的笔触充满了生命力,他在探索语言的极限,同时也在体验文字之美带来的精神享受。

“何如三才杰,等是济川舟”此句中,“三才杰”可能指的是诗人本身,或者是对某种才能或境界的赞颂。这里强调了个人才华与自然景物相得益彰,如同能够济渡江河一样重要。

“开卷腾光怪,天上卿云浮”则描绘了一幅奇异壮观的图景,诗人在阅读书籍时,文字间似乎散发出奇异的光芒,而天空中漂浮着类似他笔下才华的云朵。

“阿云又嗣音,吾砚不欲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他将自己的作品与云中的回声相比,感到自己的文墨不足以留恋,希望能够超越现有的艺术成就。

最后,“平生浪诗声,寒虫号清幽。已对狂道士,从此敢吟不”则总结了诗人的一生对于诗歌的追求,以及他与世俗隔绝、专注于修行的态度。他对自己的诗歌生涯感到满足,同时也宣告了自己将会更加深入地探索诗歌之道,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吟咏。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次韵

我闻张微子,仰天能服雾。

又闻填海神,挥鞭石欲骛。

二子呼不来,登山自纠屦。

雷鼓速云阵,忽忽千岩布。

谁云九万隔高穹,玉女笑眼逼人红。

银浦遂倾瓜蔓水,雪浪欲浮天梁宫。

孤孙得糟时哺翁,汎汎浮家烟浪中。

竞呼力士来西域,临江吹缩十丈龙。

那知夏雨逢甲子,身如猪鸭不须鄙。

赤松作此岂无谋,门生主兵渠主水。

长江正欲截苻坚,夜亡智伯水如天。

此功朝成暮可霁,便当对月饮青田。

一雨从今十日约,要赓丰年入弦索。

凭君唤取阿戎俱,笑上天门同软脚。

形式: 古风

再次韵谢之(其二)

昌黎论佛骨,南行气亦壮。

献书请镂玉,却起北归望。

香山最风流,诗酒事夷旷。

那知闻琵琶,泪溅九江浪。

此身苦海中,风波随荡漾。

妄见分南北,无乃眼中障。

嗟我果何人,楚狂本天放。

外物不须论,有身今已长。

斥归水云乡,日醉莲花酿。

茗饮过陆羽,禅悦得文畅。

安此更何求,万里脱毡帐。

死生则置之,北邙岂俱瘴。

使君怜我愚,了无逐客怆。

谓我耕白云,不独齐眉饷。

诗来觅欢处,光芒不可仰。

欲醉桃李春,那忧贝锦谤。

赤脚敢云无,社舞非时尚。

侯门列蛾眉,一见吾其傥。

抛砖此当先,积薪君在上。

更为李与苏,两家按新唱。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再次韵谢之(其一)

四海王信州,志气老益壮。

家学九夷闻,人物万夫望。

若使在庙堂,天下无怨旷。

胡为一叶舟,也泛闽溪浪。

顾余真断梗,江淮付摇漾。

逢人辄倾倒,涉世无堤障。

既念越人瘠,仍欲郑声放。

斥下九天来,宜似幽怪长。

邂逅忽相逢,琥珀倾新酿。

大急赓歌诗,胸臆赖舒畅。

我语无馀韵,日书甲乙帐。

得君驱鳄手,不忧潮阳瘴。

三年去国心,海隅日悽怆。

东家久不燔,稚子将无饷。

诗成皆置之,万事吾不仰。

那复思重裘,区区欲止谤。

明朝更可人,芒鞋穷好尚。

遥知翠微中,高谈得纵傥。

至乐曲糵间,虚名钟鼎上。

轻重不须论,杯行且酬唱。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再韵明复和来

男儿匹马追风嘶,朝燕暮越去如飞。

谈笑功名在钟鼎,卵破草折驱胡儿。

悲吟误学愚溪柳,落笔幸无龙蛇走。

诗成不直水一杯,谁解金龟与换酒。

能言嗟我闭雕笼,九万扶摇政属公。

好振雷威养霖雨,要须奏赋未央宫。

游戏诗坛整部伍,笔锋光怪横天宇。

异时请赓七月篇,恶食卑宫赞神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