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立春

东风剪韭荐时羞,细雨江梅破晚愁。

眼底日辰刚数七,梦中春色又从头。

谁修故事裁金胜,恰有残寒送土牛。

珍重道衡今不作,花前诗思总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日立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东风剪韭荐时羞”,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风吹过,万物复苏的情景,仿佛东风在剪切着嫩绿的韭菜,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已经到来。接着,“细雨江梅破晚愁”一句,通过细雨滋润江边的梅花,消解了傍晚的忧愁,展现了春雨润物、万物更新的美好画面。

“眼底日辰刚数七,梦中春色又从头”,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对春日的期待。诗人观察到今日是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感叹时光匆匆,同时在梦中预想春色将至,充满了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

“谁修故事裁金胜,恰有残寒送土牛”,这里提到了人日的传统习俗——制作金胜(一种用金箔或纸制成的装饰品),以及立春时节的土牛(古代用来祭祀土地神的木牛)。这两句既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性,也暗示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

最后,“珍重道衡今不作,花前诗思总悠悠”,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道衡,可能指的是某种传统仪式或活动,如今已不再举行,诗人在花前吟诗,思绪悠远,既有对往昔的留恋,也有对未来充满诗意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人日立春这一特定时刻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俗,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活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怀次明

高居寂历雁村前,中有幽人抱枕眠。

见说常贫妨道味,从教小病养閒缘。

三旬闭户桃花雨,一味安心柏子烟。

安得韨除将艇子,横塘新水绿娟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夜曲

矞云贯月溶金波,碧烟羃树春婆娑。

海珠泣红花露重,蜃脂流绛兰逶迤。

越罗复幕交流苏,绣襦结带明青蛾。

金壶转刻铜龙湿,漏水溅溅辘轳涩。

辘轳沉沉轧银井,昼毂难淹夜愁永。

起看青汉不成眠,不见双星见河影。

河明月淡斗横斜,通宵春思匝天涯。

眉端心事说不得,自调新谱按琵琶。

形式: 古风

庭中海棠为风雨所败(其一)

病起伤春试倚栏,名花经雨已摧残。

等閒一片愁飞却,满地腥红更忍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庭中海棠为风雨所败(其二)

崇朝妒雨损花枝,更著狂风彻夜吹。

莫自怨他风雨恶,靓妆能有几多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