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边那复有炎光,望月疏花意已凉。
吴质不须仍倚树,老来无柰许多香。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名为《花月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词人在赏月时的心境和情感。
"月边那复有炎光":这一句表达了词人的疑问,似乎在询问为什么月亮周围还能看到热气腾腾的光芒。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透露出词人内心对于夏去秋来的感慨。
"望月疏花意已凉":这里的“疏花”指的是稀疏的花朵,可能是指晚夏或初秋时节,花朵已经不如春天那样繁盛。诗人通过望着这些稀疏的花朵,感受到一种凉意,不仅是温度上的变化,更有情感上的转变。
"吴质不须仍倚树":这一句中的“吴质”可能指的是古代名将伍子胥,据说他曾在江边凭栏远望。这里诗人提到不需要再像过去那样倚靠着树木,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和放下。
"老来无柰许多香":柰是一种水果,与橘子相似,常用来比喻年轻时的热情与追求。诗人在这里说到到了老年,无论是物质上的享受还是精神上的追求,都已经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执着于许多香气浓郁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花朵和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在夏秋交替时节的感慨,以及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情感转变。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更是对生命境遇的深刻反思。
不详
石榴窗下乱红堆,借宅今年适此来。
知是主人知是客,亦逢时节自花开。
跨湖楼好客闲行,身远红尘步亦轻。
月在波心流不去,蒹葭影里一舟横。
云里仙人不解愁,人间肺渴望凉瘳。
更深倚杖前除立,一见银河认得秋。
六月还当月尽休,今年节令却齐头。
萧萧不待听梧叶,一见银河认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