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睡起临窗坐,妆成傍砌闲。春来莫卷绣帘看。

嫌怕东风吹恨、在眉间。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蓦然收袖倚栏干。一向思量何事、点云鬟。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鉴赏

这首《南歌子》是宋代词人晁补之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慵懒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开篇“睡起临窗坐,妆成傍砌闲”写女子清晨醒来,慵懒地坐在窗边,精心打扮后独自在阶前闲逸。接着,“春来莫卷绣帘看”暗示了她对春光的敏感和内心的微妙情感,担心春风吹动窗帘,会勾起心中的愁绪。

“嫌怕东风吹恨、在眉间”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内心纠葛,那无形的“恨”仿佛被东风轻轻吹过,落在了眉头,形象地表达了她的幽怨之情。下片转而描述女子在花前鹦鹉的嬉戏和月下弹琵琶的场景,这些动作可能是她试图排解内心的苦闷。

最后,“蓦然收袖倚栏干”描绘了她突然停止动作,倚靠在栏杆上,陷入深思。最后一句“一向思量何事、点云鬟”则以女子低头沉思,轻轻整理发髻的动作,暗示她一直在思考着什么难以言表的心事,增添了画面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既有春日的闲适,又有情感的波澜,体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特点。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谯园作

霜细犹欺柳,风柔已弄梅。东园捶鼓赏新醅。

唤取舞周歌沈、探春回。妙舞堪千盏,长歌可百杯。

笑人将恨上春台。劝我十分一举、两眉开。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洞仙歌.菊

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

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诗中能道。

不应夸绝艳,曾妒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又似锁,三千汉女,偏教明妃、怨西风边草。

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龙山,醉狂吹帽。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其二)梅

年年青眼。为江梅肠断。一句新诗思无限。

向碧琼枝上,白玉葩中、春犹浅。一点龙香清远。

谁抛倾国艳。昨夜前村,都恐东皇未曾见。

正倚墙红杏,芳意浓时,惊千片。何许飘零仙馆。

待冰雪丛中看奇姿,乍一笑能回,上林冬暖。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其二)

温江异果,惟有泥山贵。驿送江南数千里。

半含霜,轻噀雾,曾怯吴姬,亲赠我,绿橘黄柑怎比。

双亲云水外,游子空怀,惆怅无人可归遗。

报周郎、须念我,物少情多,春酒醉,独胜甜桃醋李。

况灯火楼台近元宵,似不减年时,袖中香味。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