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质为张安国所作的传记《张安国为朱黄二豪作传索赋诗》中的序言部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张安国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其作品的赞赏。
诗中首先提到“二豪名字遍人间”,赞美张安国与朱、黄两位豪杰的名声广布于世,暗示其作品影响深远。接着,“未许痴儿见一斑”一句,以“痴儿”自指,表达自己未能亲见这两位豪杰风采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张安国才华的钦佩。
“俯仰半生双鬓秃,是非千古寸心关”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张安国一生的辛勤创作和对是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执着与坚守。其中,“双鬓秃”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是非千古寸心关”则强调了他对文学创作的专注与内心的纯净。
“向来踪迹埋空谷,老去文章满道山”进一步描述了张安国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创作成就。他或许曾隐居于幽静的山谷之中,但他的文章却如同山间之石,遍布四方,影响深远。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张安国的文学贡献,也表达了诗人对其人生态度的认同与敬仰。
最后,“我有诗书三十乘,肯来相伴小窗闲”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有丰富的藏书,但愿意与张安国的作品相伴,共同度过宁静的时光。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张安国作品的珍视,也流露出对文学交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安国及其作品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