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擎天一柱出群峰,时见真仙隐化中。
瑞应中都成福地,伯元主宰有神功。
此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天柱山”的雄伟景象。“擎天一柱出群峰”一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了这座山的高峻与独特,似乎有一根柱子直冲云霄,支撑着天空,与众多山峰并立而出。这里的“擎天”,不仅是对山势的形象描写,也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然之力无比尊崇的态度。
“时见真仙隐化中”则透露出一丝神秘与仙境的意趣。“真仙”常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被用来指代那些修炼成道、拥有超凡本领的人物。诗人在此暗示,天柱山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展现,更可能是隐匿着神仙的秘境。
“瑞应中都成福地”一句,则将山与祥瑞和吉庆联系起来。“瑞应”指的是吉兆或好运的出现,“中都”则通常指代帝都、国都,这里很可能是指诗人所处之地。通过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这座山能够带来福佑与祥瑞的美好愿望。
最后,“伯元主宰有神功”一句中,“伯元”应为“伯夷”,即古代传说中的大仙,其名号常被用以形容道教中的高级神仙。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山中隐藏的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间接赞颂了这座山所蕴含的非凡神威。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天柱山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于大自然与道教文化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于仙境与超自然力量的向往。
不详
羽人游洞获龙骸,知是鳞潜蜕骨来。
岩穴嵌巉深数丈,惊人蛇虺隔凡才。
秀钟天柱产灵芝,造就仙芽发嫩旗。
采向先春烟露里,喊山凤尾岂为奇。
满船载月归时趣,泛宅浮家避世狂。
趺坐舫斋能静嘿,神驰游宴无何乡。
寓馆欣传漱玉名,泉流古窦响琮琤。
幽窗偃息惊回梦,误听虚檐雨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