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读后魏书(其三)

真君昭密命,纪号表兴隆。

瑞著洪河外,文成翠石中。

帝名传祖祢,历数感王公。

三五方兴运,明符事亦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真君接受神圣的秘密使命,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吉祥的征兆显现在黄河之外,文字艺术在碧绿的玉石中成就。
皇帝的名号传承自祖先,天命和历史感动了王侯们。
三五之数预示着新的运势开始,光明的符瑞也与此相符。

注释

真君:指代有威望或神秘力量的人物。
昭密命:公开而秘密的使命。
纪号:象征统治者的称号。
兴隆:繁荣昌盛。
瑞:吉祥的迹象。
洪河:古代对黄河的称呼。
文成:艺术成就。
翠石:绿色的玉石,象征珍贵和文化。
帝名:皇帝的名字。
祖祢:祖先和父母。
历数:天命和历史的推算。
王公:指代贵族或有权势的人。
三五:古代天文术语,指月亮圆缺周期,也象征周期性的运势变化。
方兴运:新的运势刚刚开始。
明符:明显的吉祥预兆。
事亦同:同样的道理或情况也适用于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后魏书(其三)》。诗人以崇高的敬意描绘了皇帝受命的重要时刻,强调了这一纪号对于国家兴盛的象征意义。"真君昭密命"表达了对皇帝神圣使命的认可,"瑞著洪河外,文成翠石中"运用了自然景象来寓意吉祥和智慧,暗示皇帝的决策如同洪河般宏大,又如翠石般深藏不露。接下来的诗句"帝名传祖祢,历数感王公"歌颂了皇室的传承与天命所归,以及皇帝的德行感动了臣子。最后两句"三五方兴运,明符事亦同","三五"暗指天象中的吉兆,表明在皇帝的治理下,国家运势正逢昌盛,其明君之德与历史上的贤明时期相符。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帝王功德、歌颂国家繁荣的应制诗。

收录诗词(295)

夏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 字:子乔
  •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 生卒年:985—1051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御制读宋书(其二)

镇恶才明举,英雄想冠时。

推锋平内侮,直指定西陲。

向使鸿勋就,宁忧霸业衰。

如何丧方召,遗烈漫伤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奉和御制读宋书(其一)

汉宗开圣绪,得岁与周同。

金石终移律,山河始誓功。

飞名传秘记,嘉谶起游童。

能使奸豪詟,诚为一世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奉和御制读陈书(其一)

猛奴多勇槩,大槊事戎征。

新蔡凶围陷,鱼梁寇垒倾。

溯风轻古法,间道贵奇兵。

懋赏宜开府,番禺已尽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御制读陈书(其二)

灵洗虽骁勇,忠规讵可轻。

石城尝力战,黟歙本连盟。

京口殊勋茂,临川叛寇惊。

既能明号令,何惜务宽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