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兹堂虽不华,三面受山色。
直东接溟海,云雾时振翮。
几年芜秽深,一日洞天折。
悠然舒啸中,自得仁所宅。
这首诗描绘的是台州郡治中的乐山堂,尽管建筑并不华丽,但其特色在于三面环抱山色,向东直连大海,云雾缭绕,犹如鸟儿振翅飞翔。诗人感慨此处多年荒芜,如今却仿佛打开了通往洞天福地的门户。在这样的环境中,悠然长啸,诗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仁者之境,心灵得到了归宿。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寄寓了诗人对清静与超然的追求。
不详
蜿蜒龙顾山,霄汉在人境。
古亭压虚无,云气倒天景。
天澄碧芙蕖,一叶一亭影。
凝然千叶上,有客动深省。
圣人定规模,用节民自爱。
后来巧施为,民害深可慨。
先生寿正脉,吾道灿然在。
揭以榜屋梁,流风万千载。
古人不可逢,岂徒慕其名。
兹堂号君子,想像劳我情。
高山仰后世,作者追前声。
何处见文简,堂虚风更清。
郡斋多胜览,随处山拱揖。
一亭更留人,小立云百级。
峰峦方献状,霾雾且无集。
是中颇空洞,不碍山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