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探芳信·题吴江陶莘农茂才《耘经既耕还读图》》,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洪炳文。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田园景象和耕读生活,充满了浓厚的农耕文化气息。
"鸟声不住。布谷催耕,提壶携酒",以鸟鸣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唤起对春耕时节的生动描绘,农民手持酒壶劳作,展现出农人的闲适与惬意。
"正一年春及,芳辰漫辜负",诗人感叹春光美好,提醒人们不要虚度光阴,应珍惜这大好时光。
"北陌南阡青无限,刚是扶犁候",田间小路两旁绿意盎然,正是农民耕耘的好时节。
"莫评量、木橘千头,渭川千亩",诗人赞美丰收的前景,木橘繁多,渭川广阔,寓意着富饶的土地。
接下来,诗人转向内心的宁静与享受,"清福能消受",表达对这种简朴生活的欣赏,以及对读书的热爱。
"看木叶秋飘,池波春皱",通过季节变换,展现自然之美,也寓含时光流转的哲理。
"如此园亭、容我读书否",诗人渴望在这样的园林中静心研读,寻求精神的满足。
"蟾光许现团圞相,吾佛无量寿",借月光和佛教理念,表达对内心平静与长寿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望江南,一发青山依旧"收尾,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以及对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色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风光,融入了耕读生活哲学,展现了作者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敬仰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