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偏是著花迟。
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荷花图景,通过精妙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情感。"水面芙蓉秋已衰"一句,设定了整体的季节氛围,表明秋天已经来临,而荷花则因时过境迁显得有些凋零。此处“衰”字用得恰到好处,不仅形容了荷花的衰败,更暗示了一种自然界中物是人非的感慨。
"繁条偏是著花迟"则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在秋天仍旧努力绽放的情景。这里的“繁条”指的是荷花的枝条,"偏是著花迟"表明尽管时序已深,但这些枝条却似乎更加顽强地承载着尚未开放或已经开放的花朵。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的精神态度的赞赏。
"平明露滴垂红脸"一句,通过对露珠滴落和荷花颜色的细致描写,增添了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感。这里的“平明”二字,营造出一个清晨曦光初照、露水滴落的声音效果,使人仿佛能听见那清脆的滴答声。而“垂红脸”则不仅形容了荷花的颜色,更通过“脸”这一拟人的词语,赋予了荷花一种羞涩的神态,增加了一份生机。
最后一句"似有朝愁暮落时",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荷花在早晨和傍晚不同情感的捕捉,传达出荷花随着时间流转而产生的情绪变化。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中生命体的生长规律,也象征着人类对于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无奈与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荷花秋衰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丰富的情感画卷。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艺术造诣,更在静谧中流露出深沉的人生哲理。
不详
生年不详,约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年后不久。少豪迈,风骨秀爽。及进士第,调南部尉。历左台监察御史。中宗时,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睿宗立,出为宋州刺史。后入为吏部侍郎,迁刑部尚书,封耿国公。寻贬江州别驾,卒。彦昭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传于世
宝契无为属圣人,雕舆出幸玩芳辰。
平楼半入南山雾,飞閤旁临东墅春。
夹路秾花千树发,垂轩弱柳万条新。
处处风光今日好,年年愿奉属车尘。
云物中京晓,天人外馆开。
飞桥象河汉,悬榜学蓬莱。
北阙临仙槛,南山送寿杯。
一窥轮奂毕,惭恧栋梁材。
青女三秋节,黄姑七日期。
星桥度玉佩,云阁掩罗帷。
河气通仙掖,天文入睿词。
今宵望灵汉,应得见蛾眉。
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