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贺兰栖真

日耕云耨杂芝田,洞府游多隐奉仙。

耸秀万寻连翠峤,澄明一派接灵泉。

凤书昔降幽居侧,鹤驾曾朝瑞日边。

四海高名谁可并,赤松黄石好齐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每日在云雾缭绕的田间耕作,混杂着仙芝的田地,我常在洞府中游玩,修行以侍奉仙人。
那座山峰高耸入云,连绵起伏与翠绿的山峦相接,清澈的泉水从山涧流下,直通灵异的源泉。
昔日凤凰的神书曾在我的隐居之地降临,白鹤也曾驾临,在吉祥的日子里朝拜天边的瑞光。
天下间谁能与我名声相提并论?像赤松子和黄石公一样,我追求的是同样的仙道并肩而立。

注释

日耕:每日耕作。
云耨:云雾中的农具。
杂芝田:混杂仙芝的田地。
洞府:道教中的仙境。
游多:常常游玩。
隐奉:隐居并侍奉。
耸秀:高耸秀丽。
万寻:极高的山峰。
翠峤:翠绿的山峦。
澄明:清澈明亮。
灵泉:神圣的泉水。
凤书:凤凰的神书。
幽居:隐居之地。
鹤驾:白鹤的出现。
四海:天下。
高名:显赫的名声。
并:相比。
赤松黄石:赤松子和黄石公。
齐肩:并驾齐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仙境般的自然风光,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开篇“日耕云耨杂芝田”、“洞府游多隐奉仙”,诗人通过对田野劳作和洞府游历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的深切体悟和追求仙道的愿望。

接着,“耸秀万寻连翠峤”、“澄明一派接灵泉”,诗中山川之美、泉水之清,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示了一个既壮丽又神秘的自然景观。这里的“翠峤”和“灵泉”都是仙境的常见元素,加深了整首诗的仙风道骨。

在后两句,“凤书昔降幽居侧”、“鹤驾曾朝瑞日边”,诗人提到凤凰之书和乘鹤而飞,这些都是古代神话中的祥瑞象征,表明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四海高名谁可并”、“赤松黄石好齐肩”,诗人自比为赤松子、黄石公这两位传说中寿命极长的仙人,强调自己的德行与名声无人能及,表现出一种超脱凡尘的自信和豪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对仙道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8)

张齐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北宋名臣。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登进士第,先后担任通判、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司空等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二十一年,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史称其“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去世,年七十二。追赠司徒,谥号“文定”。有《书录解题》、《洛阳搢绅旧闻记》传于世

  • 字:师亮
  • 籍贯: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
  • 生卒年:942年—1014年

相关古诗词

视旱田赋呈上元簿杨明卿

轮蹄旦旦风尘表,入眼群山青未了。

刺藤迎日子先红,荞麦得霜花渐老。

丛祠诡怪画村疃,古寺骞腾出林杪。

征衫多次逐飞鸢,下担有时随宿鸟。

初晴得去恨迟迟,独夜不眠忧悄悄。

公如老骥暂伏枥,我类游鳞终屈沼。

一朝王事有期会,百里民情同探讨。

详于禹贡辨等级,明似离娄烛幽眇。

高依丘垄或微收,低近陂塘翻尽槁。

凶荒有数合均一,报应于中又分晓。

不能究实害非浅,傥使从宽恩岂小。

兹行到处欲春风,批放莫教分数少。

形式: 古风

七里滩

漱玉鸣珠七里滩,到今犹照客星寒。

卢奴有水徒千顷,未得高贤一瞬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之官新定寓兴三首(其三)

溪山千古绝浮埃,时拂朝衣上钓台。

却恐被它渔父笑,糟醨不啜又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之官新定寓兴三首(其二)

汴水东浮不系舟,到官无事只轻鸥。

不才自古侥天幸,请却俸钱溪上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