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侯让所作,以“狄仁杰”为题,是对唐代名臣狄仁杰一生功绩的颂扬与评价。狄仁杰在唐代历史上以忠诚、智慧和勇于担当而著称,他的事迹多次被后人传颂。
首联“牝鸡声里夜茫然,唐室无人鼎欲迁”,描绘了狄仁杰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如同夜色中的明灯,为岌岌可危的唐朝政权指引方向。这里的“牝鸡”比喻女性化的统治者,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混乱,而“唐室无人鼎欲迁”则表达了国家权力中心的空虚与危机感。
颔联“太子十年恩遣日,祖君一语力回天”,赞扬了狄仁杰在太子李旦(即后来的睿宗)时期,通过一次关键的谏言,成功地扭转了可能发生的政局动荡,稳定了国家局势。这里“一语力回天”形象地展现了狄仁杰谏言的影响力,如同拨云见日,使国家重获新生。
颈联“奸谀似草锄将尽,国祚如丝断复连”,进一步歌颂了狄仁杰在清除朝廷内部的奸佞势力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比喻这些恶势力如同杂草一般被根除,而国家的命运则如同断裂的丝线重新接续,寓意着国家的复兴与稳定。
尾联“若论中兴诸将相,此翁勋业合居先”,总结性地评价了狄仁杰在唐朝中兴过程中的卓越贡献,认为他的功绩应当位列群臣之首。这一句不仅高度肯定了狄仁杰的历史地位,也表达了对他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深远影响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狄仁杰个人经历和历史贡献的描述,展现了其在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清除腐败等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及他对于唐朝中兴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侯让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忠贞不渝、智勇双全的政治家形象,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