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普融老

孤云去来无常踪,流水曲折无定容。

纡馀散漫随天风,流行坎止忘西东。

南岳道人曰普融,壁立万仞疑少通。

山林市朝能两空,未觉芥蒂于其胸。

脱身尘埃寓高峰,澹然遗世无冥鸿。

岂知绝物非中庸,忍饥学仙啖柏松。

住山出山偶然中,人不吾舍吾其从。

浆馈未足为污隆,要与后学开盲聋。

我方处世知铅舂,自知冠冕久不工。

愿言香火他日同,二老会当林下逢。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题为《送普融老》。诗中描绘了普融老道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事的淡然处之。首句“孤云去来无常踪,流水曲折无定容”以自然界的云水比喻普融老的行踪不定,象征其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接着“纡馀散漫随天风,流行坎止忘西东”进一步描绘普融老随性而为、不拘一格的生活状态。

“南岳道人曰普融,壁立万仞疑少通”点明了普融老的身份,并以“壁立万仞”形容其坚毅不屈的精神。接下来的“山林市朝能两空,未觉芥蒂于其胸”则表现了普融老在山林与市朝之间游刃有余,内心纯净无杂念的形象。诗人通过“脱身尘埃寓高峰,澹然遗世无冥鸿”表达了普融老远离尘嚣、追求精神高远的生活境界。

“岂知绝物非中庸,忍饥学仙啖柏松”展现了普融老追求精神修炼、不畏艰苦的生活态度。最后,“住山出山偶然中,人不吾舍吾其从”表明普融老的生活选择并非刻意为之,而是顺应自然。诗人通过“浆馈未足为污隆,要与后学开盲聋”表达了对普融老无私奉献、启迪后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普融老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源大夫吴人到官之数月凿池引泉植芙蕖大变晋俗遂忘江湖之想作诗寄题芙蓉亭

先生腹有五车书,宜著天禄与石渠。

一日不可食无鱼,何不置之于江湖。

迩来得邑古塞隅,饮酪披毳如羌胡。

汾水浊恶山童枯,不知先生何为娱。

忽然寄诗遣长须,报我县圃开榛芜。

昔为沮洳今可潴,下灌粳稻池之馀。

清流映带红芙蕖,炯然不染先生如。

簿书扰扰徒喧呼,不妨行吟学三闾。

吏民已化愚溪愚,能和紫芝于蔿于。

教条自简俗自纾,三尺不犯鞭与蒲。

愿君越吟小踟蹰,晋楚未觉肝胆殊。

长短莫较鹤与凫,弹铗且缓归来乎。

形式: 古风

次韵叔父题画木石屏风

老人万事无心云,年来道眼等卧轮。

西轩坐阅车马奔,垂天不展空鹏蹲。

屏间怪石千年根,端为先生来结邻。

豪端虽愧蜀两孙,要非丹青阅世人。

空山老干不效珍,荆人异璞埋埃尘。

幸此不遭世俗昏,栋梁圭瓒徒劳神。

形式: 古风

苦寒行

句芒司春懦不职,纵使玄冥氧凌轹。

三冬肃杀归尔时,长物岂容长凛慄。

北风吹水冰成梁,急雷盖地云翻墨。

坐令贫士高掩扃,安得重裘代絺绤。

春泥漫漫薪不属,破灶无烟愁四壁。

饥吟拥鼻涕流澌,皲指结衣僵欲直。

水南水北多高士,去作达官金马客。

朱门碧瓦照通都,耻著麻衣羡狐白。

问余何为不录录,反老抱关守甔石。

十日春寒何所觊,坐想朝阳生屋隙。

愿将挟纩同斯人,杜陵大厦无由得。

南荣炙背直万钱,燠燠此衣安且吉。

形式: 古风

松风亭词

乱一水兮清泠,绝尘市兮郊坰。

郁松风之参差,忽飞构兮危亭。

悲风来兮号沧溟,寒月出兮款户庭。

听万籁兮发无形,感穷岁兮物彫零。

帘舒卷兮度飞萤,白露下兮霭疏星。

二江东来兮势建瓴,千山右绕兮环翠屏。

彼柴门兮昼常扃,屏外物兮返视听。

嗟世故之迫隘兮,夫何异于圄囹。

幸此身之日远兮,□可逃于天刑。

望神仙其咫尺兮,想羽人于杳冥。

或命驾以遨游兮,兹弭节而少停。

友群仙兮役万灵,骖鸾鹤兮驾凤軿。

愿执鞭兮展軨,愧凡骨兮膻腥。

余师首阳之清德兮,超千古而犹馨。

伟三闾之谅直兮,高众人而独醒。

慕子房这明哲兮,学辟谷以引龄。

呜呼虽九原之不可作兮,庶斯人以发硎。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