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叶颙所作的《示小儿阿真牡丹二首·荼蘼春暮各一首(其三)·荼蘼》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朵荼蘼花的形象,赞美了它的独特气质。
"一点檀心气味长",诗人首先描绘了荼蘼花的中心部分,犹如一颗檀香般散发出悠长的气息,暗示了其内在的芬芳和持久的魅力。
"向人无语舞霓裳",赋予荼蘼花动态的生命力,它静静地开放,仿佛在无声中翩翩起舞,如同穿着霓裳的仙子,优雅而神秘。
"千红万紫消磨尽",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荼蘼花在众多繁花凋零之后依然保持自我,不随世俗艳丽而凋谢的特点。
"犹有风吹不断香",最后一句强调了荼蘼花即使在风中也依旧散发着香气,展现出其坚韧和淡然的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荼蘼花的细致描绘,寓言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追求,以及对坚韧生命力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