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初移家湖上有作和韵赠之

城邑岂不美,生事在田庐。

移家就所安,正当长夏初。

垄上刈旧麦,园中灌新蔬。

宁恤四体勤,将期方寸舒。

入门谢邻里,幸托仁者居。

湖光近林牖,水月澹清虚。

因适鱼鸟性,遂于尘迹疏。

开轩聊种竹,闭户兼著书。

岂羡衣食饶,但喜岁月储。

达人能固穷,朝夕恒晏如。

愿言日相过,多闻时起予。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刚迁居到湖边后的生活状态,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自得。首句“城邑岂不美”,诗人先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城市繁华的肯定,接着“生事在田庐”则点明了他选择回归田园生活的原因。通过“移家就所安”一句,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于新居环境的满意与适应。

接下来的几句,“正当长夏初。垄上刈旧麦,园中灌新蔬。”描述了诗人开始着手农事活动,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也展现了其勤劳的一面。紧接着,“宁恤四体勤,将期方寸舒。”表明了诗人劳作的目的是为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入门谢邻里,幸托仁者居。”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和谐与友善的期待,以及对邻居们的尊重与感激。“湖光近林牖,水月澹清虚。”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月映水面的宁静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欣赏。

“因适鱼鸟性,遂于尘迹疏。”诗人通过融入自然,远离尘世的喧嚣,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开轩聊种竹,闭户兼著书。”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也暗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岂羡衣食饶,但喜岁月储。”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更看重时间的积累与精神的富足。

最后,“达人能固穷,朝夕恒晏如。”是对达观之人能够在困境中保持平和心态的赞颂。“愿言日相过,多闻时起予。”则是诗人希望与他人分享这份宁静与喜悦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城市到乡村生活的转变,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3)

华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玉阳山房和仅初韵

返照明溪梁,深松晦夕景。

岩卧符夙期,云阴石床冷。

因投物外心,遂入清虚境。

天寒木叶疏,月落山房静。

然灯独不寐,秋宵一何永。

明发从此辞,白云销苍岭。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秋晚过侄英园居

野旷秋气高,丹枫映茅屋。

农家各欣欣,门外山田熟。

相邀具鸡黍,悠然入深竹。

风物日萧疏,但见篱畔菊。

赏心惬所期,胜事良已足。

落景照湖光,孤亭暝岩麓。

形式: 古风

秋日施子羽姚山人见过

扫径秋色佳,衡门迟来客。

山厨荐园蔬,恋赏淹日夕。

荒台荫丛桂,徙倚对岩壁。

夜静人意閒,潭空月华白。

信宿惬所期,去住欣自适。

养生慕彭聃,学道窥庄易。

愿言保微尚,岁晚成三益。

形式: 古风

赠袁子永之戍湖州

弱龄事篇翰,与子谐所欢。

同芳握兰茝,偶德玙与璠。

弹冠入鼎门,振衣陟华轩。

皇心苟予顾,白首谅无愆。

风波起中道,行路一何难。

子行戍故越,予留滞幽燕。

孤云易流迈,独波不成澜。

艰危各异势,缱绻何由宣。

赠子别鹄操,报我以孤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