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落魄吾仍在,沉冥尔若何。
即容双眼白,转见二人多。
燕市轲离辈,沉酣亦笑歌。
愁还付天地,名不废江河。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病中承三子各以五言二律相问率尔有答酬于鳞(其二)》。诗中,诗人以自我落魄但仍坚韧的形象开篇,反问对方在困境中的境况。"沉冥尔若何"表达了对朋友深沉处境的关切。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燕市刺客般的决绝与豪放,暗示了即使身处逆境,仍能以乐观态度面对生活的艰难。"愁还付天地,名不废江河"这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愁苦寄托给大自然和历史长河,表明自己的名声虽遭挫折,但如江河般永恒不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而豁达,体现了王世贞在逆境中坚守自我,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在问答之间,流露出一种坚韧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一榻专吾过,春风细讨论。
子桑容被发,泄柳故应门。
抱病雄心改,违时大雅存。
诗来重嘘借,未敢对人言。
斗酒相劳苦,清吟未寂寥。
岂应耽落魄,或自厌扶摇。
礼乐穷逾远,迂疏病转骄。
子其称籍籍,吾欲付陶陶。
美人忽相赠,佳句比南金。
客讶山涛札,予知湖海心。
已能苏病骨,不必问知音。
把向中庭诵,明河秋色深。
但使频辞病,吾生乐自偏。
已无官长束,兼得故人怜。
雨色残虹外,乡心过雁前。
纵有耽诗癖,年来实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