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路.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高唐神女图

巫山梦,浦兰含彩照,朝云神女。

谁把纤秾长短,写出迁延徐步。

宋玉当时,玮态瑰姿,彩毫曾赋。梦来去。

又瑶佩褰帷,杳不知处。

但见吴绫一幅,绣无双、鸿惊凤举。

綵缥吹烟,香透缯云丝雨。

只描到使君,银钩小字,断肠千缕。

大夫枕上依依,梦魂谁主。

形式: 词牌: 阳台路

鉴赏

这首清代邹祗谟的《阳台路·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高唐神女图》是一首词,通过对巫山神女的梦境描绘,赞美了绣工的技艺和情感表达。词中“浦兰含彩照,朝云神女”形象地展现了神女的仙姿,如同清晨的云霞般绚丽。接下来,词人通过想象宋玉的文笔,强调了绣像的生动与细腻,尤其是对神女步态的描绘,仿佛能感受到她的迁延徐步。

“瑶佩褰帷,杳不知处”则传达出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氛围,暗示绣像中的神女如梦似幻,难以追寻。词的下片聚焦于绣品本身,细致描绘了女子绣制的高唐神女图,如鸿惊凤举,栩栩如生。烟雾缭绕的色彩和香气,以及“银钩小字”的精致细节,都体现了绣工的匠心独运。

最后,“大夫枕上依依,梦魂谁主”表达了词人对绣像主人的同情,他设想那位女子在梦中仍对神女情深意切,不知自己的心绪将由何人主宰。整首词以梦境为线索,融合了艺术与情感,展现出对传统女性才艺的赞美和对情感纠葛的微妙触及。

收录诗词(241)

邹祗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治十五年进士。与陈维崧、黄永、董以宁号毗陵四子。记忆力特强,古今人爵里姓氏、世次年谱,无不悉记。见魏禧兄弟古文,大为赞赏,逢人辄称道,宁都三魏由此知名。有《远志斋集》

  • 字:吁士
  • 号:程村
  • 籍贯:清初江南武进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中秋,次东坡韵

何处吹芦管,双剑倚长天。

银河万斛湔洗,风景似当年。

料得玳楼帘捲,又怕玉人衣薄,香裹夜珠寒。

破镜衔团扇,寂寞小楼间。飘蝶梦,惊鸟睡,搅花眠。

刚道人间月半,天上月团圆。

我是前身金粟,伊是今生玉女,何事不周全。

待驾青虬去,仔细问婵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塞垣春.初六日立秋归舟,偶和周清真韵

爽气生兰野。飘细雨、孤帆卸。

蝉声曳树,燕飞掠水,远村如画。

便桃笙、葵扇如遥也。独把乌丝挥洒。

怪金风、初欲动,不禁悲秋重写。

蓦忆镜中人,自来好、绣阁幽雅。

多病为闲愁,怯初长此夜。

记来朝、巧时良日,初临好、排待针楼下。

寄语归期近,向罗衣再把。

形式: 词牌: 塞垣春

天香.七夕偶忆

芍药初开,菖蒲难见,曾向画帘趋倚。

黛影依稀,粉痕零落,别是一番情味。

香消酒冷,算只有、好梦来睡。

分手红鹅村畔,销魂碧鸡坊里。回思别愁似缕。

刚肠早被秋眸系。料他红绡满把,暗垂鲛泪。

一夜西风古道,吹不透、相思万千里。

卧看双星,银河如水。

形式: 词牌: 天香

夏初临.本意

未雨梅天,微风麦候,薄寒乍散犹侵。

花信吹残,莺雏却哢新音。尊前病起难任。

爱疏帘、密簟清阴。橙花香透,榴花火照,庭院深深。

玉人此际。闲对云屏。才拈斑管,徐埋瑶琴。

吴绫嫌重,轻罗初试神针。钗炼浮金。

绾鸦翎、又插屏簪。慢沉吟。莫题秋怨,难解春心。

形式: 词牌: 燕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