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道中

南浦重来梦里行,当年锋镝尚心惊。

旌旗不动山河影,鼓角犹传草木声。

已喜闾阎多复业,独怜饥馑未宽徵。

迂疏何有甘棠惠,惭愧香灯父老迎。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南浦道中》。诗人以南浦为背景,描绘了重游旧地时的复杂心情和所见所感。

首联“南浦重来梦里行,当年锋镝尚心惊”,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再次踏上南浦这片土地,仿佛置身梦境,回忆起往昔的战乱岁月,心中仍存有余悸。这里运用了“梦里行”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战争创伤的深刻记忆。

颔联“旌旗不动山河影,鼓角犹传草木声”,进一步描绘了南浦的景象。虽然战旗不再飘扬,但山河的影子依然存在;鼓角之声虽已不再,却仿佛在草木间回响。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战后景象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留下的痕迹仍在。

颈联“已喜闾阎多复业,独怜饥馑未宽徵”,表达了诗人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关注。他欣喜于看到许多家庭恢复了正常的农耕生活,但又担忧饥荒仍未完全解除,征税仍旧沉重。这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尾联“迂疏何有甘棠惠,惭愧香灯父老迎”,诗人自谦自己虽不善治理,但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感到既欣慰又惭愧。甘棠惠指的是古代君主或官员离任时,百姓以树荫(甘棠)表达对其政绩的感激之情。这里诗人以“迂疏”自嘲,表达了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谦逊态度,同时对父老乡亲的热情接待表示感激与愧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社会现状及人民生活的深切思考,体现了其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重登黄土脑

一上高原感慨重,千山落木正无穷。

前途且与停西日,此地曾经拜北风。

剑气晚横秋色净,兵声寒带暮江雄。

水南多少流亡屋,尚诉徵求杼轴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新溪驿

犹记当年筑此城,广瑶湖寇正纵横。

人今乐业皆安堵,我亦经过一驻兵。

香火沿门惭老稚,壶浆远道及从行。

峰山拿手疲劳甚,且放归农莫送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梦中绝句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诗尚不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谒伏波庙二首(其一)

四十年前梦里诗,此行天定岂人为。

徂征敢倚风云阵,所过须同时雨师。

尚喜远人知向望,却惭无术救疮痍。

从来胜算归廊庙,耻说兵戈定四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