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王守仁所作的《南浦道中》。诗人以南浦为背景,描绘了重游旧地时的复杂心情和所见所感。
首联“南浦重来梦里行,当年锋镝尚心惊”,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再次踏上南浦这片土地,仿佛置身梦境,回忆起往昔的战乱岁月,心中仍存有余悸。这里运用了“梦里行”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战争创伤的深刻记忆。
颔联“旌旗不动山河影,鼓角犹传草木声”,进一步描绘了南浦的景象。虽然战旗不再飘扬,但山河的影子依然存在;鼓角之声虽已不再,却仿佛在草木间回响。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战后景象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留下的痕迹仍在。
颈联“已喜闾阎多复业,独怜饥馑未宽徵”,表达了诗人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关注。他欣喜于看到许多家庭恢复了正常的农耕生活,但又担忧饥荒仍未完全解除,征税仍旧沉重。这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尾联“迂疏何有甘棠惠,惭愧香灯父老迎”,诗人自谦自己虽不善治理,但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感到既欣慰又惭愧。甘棠惠指的是古代君主或官员离任时,百姓以树荫(甘棠)表达对其政绩的感激之情。这里诗人以“迂疏”自嘲,表达了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谦逊态度,同时对父老乡亲的热情接待表示感激与愧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社会现状及人民生活的深切思考,体现了其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