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华首阁

石路回斜树影重,月临高阁罢昏钟。

山衔古寺秋初半,叶满虚廊露正浓。

南岭宿云笼翠草,东溪瀑水映疏松。

睡醒却悟身何处,四百峰中此一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夜晚山景图。首句“石路回斜树影重”,以石路的曲折和树影的浓重,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氛围。接着,“月临高阁罢昏钟”一句,将月光与高阁巧妙结合,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静谧。

“山衔古寺秋初半,叶满虚廊露正浓。”这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山与古寺相映成趣,秋意渐浓,树叶覆盖了空廊,露珠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晶莹。通过这些细节,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南岭宿云笼翠草,东溪瀑水映疏松。”南岭上的云雾笼罩着翠绿的草地,东溪的瀑布在稀疏的松树映照下更加生动。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体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

最后,“睡醒却悟身何处,四百峰中此一峰。”诗人从沉思中醒来,意识到自己身处群峰之中,只觉眼前这一峰最为独特。这不仅是对所在位置的描述,也是对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对孤独、宁静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23)

释今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客舍梦故山寄无师

渐逼秋风客思催,梦魂犹忆在香台。

山头野鹤归松处,门外江潮带雨来。

地竹丛枝滋暗笋,龛灯微燄到明灰。

山中长老频相念,误觑閒窗日几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蝉(其一)

为爱清秋白露时,满腔积绪向谁披。

乍依红叶任舒卷,长噪碧云远险夷。

残月晓风偏入梦,登山临水倍堪思。

不须切切频相告,自有知音过子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蝉(其二)

绝尘高蹈一身轻,浊世徒劳怨独清。

长挹金风资冷韵,只茹珠露谢贪名。

晓飞自爱云山胜,晚噪如闻天籁声。

不似芳时莺语巧,三秋常有雪霜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月

一轮高挂五峰前,云散长空正可怜。

自与金河同混派,不教玉殿重含烟。

孤踪掩映澄潭底,疏影朦胧瘦竹边。

寄语烟波垂钓叟,芦花堪系月明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