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频官吴越馆粳稻,况住南阳多水田。

北登太行入汾曲,正穫?稏秋风前。

晋人朴厚自寡讼,软炊玉粒河鳞鲜。

君方少壮齿颊健,甘美不负经腹便。

有意南飞寄我信,满川鸣雁下连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送别友人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而作,表达了对友人在吴越任职期间享受稻米生活的羡慕,以及对他在太行山脚下的汾河流域丰收景象的想象。诗人称赞晋地民风淳朴,食物丰美,祝愿友人正值壮年,能尽情享受这些美食。最后以雁南飞为意象,期待友人能时常寄信分享生活点滴。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谢师厚归南阳

竹馆荫以风,洒水坐犹热。

念子远归时,焦烟起车辙。

落日原上微,鸟栖人欲别。

我心明月在,相照异盈缺。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送谢著作归陈州

骐骥泥中行,偶蹶未千里。

终当至高衢,尚苦泥行耻。

今归雨濛濛,嘶鸣欲何止。

乃念彼名驹,近在清川涘。

他日见腾骧,驽枥此垂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送韩八太祝归京师求医

少年絜而腴,茸茸颔有须。

冒热跨马去,去去天王都。

借问去何谓,就医将疾驱。

客曰实诳我,健壮其非夫。

敢告固不绐,但怪所见愚。

瘠者未必病,病者未必癯。

天马不著肉,日走万里途。

山熊岂无膏,养体唯恐痡。

滞结在于内,安得形肌肤。

厥貌虽美好,厥疢勿须臾。

疗之欲其渐,炽之非爱躯。

此行不饮别,安得持酒壶。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送韩子文寺丞通判瀛州

常闻河间守,介直天下无。

选才才且殊,铁网收珊瑚。

珊瑚得亦难,铁网取亦劬。

况兹戎马郊,为贰维多谟。

新春度滹沲,冰上少驰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