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其一)

一别竟成鬼,凄凉管茂材。

已无家可返,犹冀骨能回。

南国传烽火,西泠付劫灰。

遗骸寻不得,每念不胜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华蘅芳所作的《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的第一首,表达了对友人管茂材在战乱中不幸去世的深切哀悼之情。

首句“一别竟成鬼”,简洁有力地描绘了友人间的离别之痛,暗示了管茂材的突然离世,如同与世长辞,化为鬼魂。接着,“凄凉管茂材”一句,直接点明了悼念的对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哀伤。

“已无家可返,犹冀骨能回。”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逝者归宿的无奈与渴望。在战乱的背景下,管茂材已经无法返回自己的家园,但诗人仍然心存希望,期盼着他的遗骨能够归来,寄托了对亡者的深深思念和对和平的向往。

“南国传烽火,西泠付劫灰。”这两句描述了战乱的残酷景象,南国烽火连天,西泠(杭州西湖边的桥)也遭受了战火的破坏,象征着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

最后,“遗骸寻不得,每念不胜哀。”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无法找到友人遗骸的痛苦和哀思。每当想起这段悲惨的经历,心中便充满了难以言表的哀伤。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给个人和家庭的巨大创伤,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通过追悼逝者,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正义的呼唤。

收录诗词(86)

华蘅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其二)

本是名人后,才华宇内知。

文章何阒寂,兵燹入流离。

海外书曾译,囊中术甚奇。

流传已入世,可当一斑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其三)

屈指逢君日,论交未十年。

如何数相见,遽尔隔重泉。

混迹梁溪市,幽栖邓尉巅。

从今回首望,空有泪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杭垣破后追悼管小异四首(其四)

生时犹不偶,况乃委山丘。

魂魄已长往,妻孥尚滞留。

敢令呼冻馁,何以绍箕裘。

试上高原望,灵风瑟瑟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余从安庆回家两日,仍束装至上海,即得见俊儿凶信,作此悼之(其一)

几回恶耗仍疑梦,一缕幽香不返魂。

记得者番和泪看,绣衣文褓尚生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