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魔厓下作

指上蜃楼幻非幻,能令四海朝龙王。

自从皈依入钵盂,水晶宫殿空荒凉。

大青小青龙之子,谪伏崖下千年藏。

青蒲赤鲤能变化,滏口一雨神通张。

膜拜至人求法力,蝘蜓欲脱腥皮囊。

至人慈悲心等夷,磨顶初入选佛场。

如狮如象俱驯伏,洪涛不降田庐殃。

我来欲访尸陀林,卢师坐处荆榛荒。

惟有此石瞰空洞,巨鳌撑柱疑娲皇。

苔纹未蚀也常污,雪花晴积寒无光。

摩挲神晴三叹息,潭波鉴我尘容黄。

何时跏趺此崖傍,会看为霖遍十方,狰狞头角归云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若霭的《秘魔厓下作》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指上蜃楼幻非幻”以奇特的比喻,暗示了秘魔厓下的景象如同海市蜃楼,虚幻又引人入胜。接着,“能令四海朝龙王”展现出一种超凡的力量感,仿佛连大海的龙王都为之臣服。

诗人描述自己皈依于此,原本的水晶宫殿却显得空寂荒凉,反映出世事无常和修行者的孤独。接下来的诗句中,青龙与赤鲤的形象象征着变化与神通,而膜拜者则祈求佛法之力,希望洗涤自身的污秽。

“至人慈悲心等夷”赞美了佛法的普度众生,至人的慈悲如同狮子和大象般驯伏,能平息洪灾,保护百姓安宁。诗人感叹卢师所坐之处已成荆榛之地,唯有巨石见证历史,仿佛女娲补天的遗迹。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在此静修,期待有一天能如云堂般超脱,普降甘霖于四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自然的敬畏。

收录诗词(3)

张若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敕恭题青宫时所画菊花水仙卷子

琉璃砚匣尘不生,墨君管子相逢迎。

纷披红紫何足貌,此中寄托殊遥情。

冰霜肌肤旃檀心,大罗仙子来玉京。

金尊牙版岂复垢,皎然万劫瑶杯擎。

西风吹草草不绿,重台犹占东篱名。

坐枝双鸟鸣嘤嘤,渊明乍参师语清。

同生净土良足贵,西湖配食堪餐英。

毫端造化信点染,春风秋露来无声。

以此栽培遍万物,都看弱植乔林成。

青宫间暇穷物态,徐黄边赵难抗衡。

万几偶一展蜀素,那能如昔多经营。

臣得拜观重命识,墨林艺圃沾恩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题雪江归钓图送卯君还里

先生如雪不可污,对之凛凛寒生肤。

长安热地君不热,曰归弄钓枞阳湖。

湖上宝珠光一合,万鸟不动山模糊。

东郭履敝袁未起,行者卧者何为乎?

独居舴艋聊尔尔,百年张陆真吾徒。

野人之舟大如瓠,图书玩服妻孥俱。

心中无鱼竿在手,得与不得随嬉娱。

我无辋川诗画妙,为君难写仙游图。

摩挲绢素费点染,笔墨未赴神先孤。

昌黎东野属蛩讵,年来同忆秋风鲈。

盐车困马愿伏枥,鞭策那肯宽须臾。

看君翩翻破霄出,远离尘埃超凡区。

天空路阔岂自觉,企而羡者波中凫。

世途何处可执著,各以所遇成安居。

其间不能自为计,或茶或蔗同人殊。

先生归与岁云徂,钓罢曾忆劳人无。

更当冒雪国门去,朔风压帽冰黏须。

形式: 古风

怀五布衣并及石东村

我获布衣交,邂逅五君子。

久知廌青山,幽芳殊凡蘤。

愿言采其英,潜见不殊旨。

因之访石闾,矮屋拥书史。

落落谈古今,贫哉病以死。

更有抱光君,被褐远金紫。

一室抱微尚,古琴自悦耳。

三子臭如兰,何幸不我鄙。

且得两陈君,考槃各永矢。

一在北之廛,一在南之涘。

北学宗洛闽,屡空道可企。

南学共源流,贫亦正同轨。

老矣均无儿,弟子供滫瀡。

我造北陈庐,床灶杂杖几。

南陈会鸳湖,答拜人扶起。

合之以石闾,三陈堪并峙。

三君未盍簪,我乃得蹑履。

抱光云近朱,廌青曰御李。

廌青与南陈,神交频托鲤。

试问与北陈,握手当何似。

爰有石东村,廌青忘彼己。

石闾与抱光,东村辄倒屣。

东村以子贵,不获布衣比。

我怀五布衣,并作东村诔。

亡者杳莫追,存者劳予跂。

洁身各有归,相期唯一是。

以此志知心,石交亦足喜。

天下岂无人,渺然思彼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游百丈岩

桃源洞口问津来,石磴盘旋异境开。

峰入半天摩日月,泉飞绝壑转风雷。

欲招白鹤空中下,乍瞰红云岭上堆。

傍晚未遑他胜处,桂花香里掉舟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