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警(其三)

东辽本是先王地,千里关津带古城。

山海由来称国险,岔河原自逼神京。

通贡奉朔缘何事,夺市绐和太不情。

此日草茆忧匪细,欲将投笔请长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闻警(其三)》,作者为明代诗人李之世。诗中描绘了对边疆警报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朝廷政策的质疑与反思。

首联“东辽本是先王地,千里关津带古城”以辽阔的地理背景开篇,点出东辽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的重要领土,千里关津与古城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颔联“山海由来称国险,岔河原自逼神京”进一步强调了东辽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山海险要,岔河环绕,直接威胁到京城的安全。

颈联“通贡奉朔缘何事,夺市绐和太不情”则表达了对朝廷外交政策的质疑。通贡奉朔,即通过贸易和朝贡维持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但为何会引发如此大的危机?夺市绐和,意指强行夺取市场利益,欺骗和压迫对方,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合情理。

尾联“此日草茆忧匪细,欲将投笔请长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在这样的时刻,他渴望拿起笔,书写谏言,请求朝廷采取有力措施,保卫国家。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边疆警报的反应,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警(其四)

金缯徒自误和戎,究竟殊无五利功。

闻道匈奴频牧马,可怜战士尽如熊。

南侵苜蓿肥□厩,西望葡萄绝汉宫。

漫恃居庸天外险,古来形胜至今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散饮〔馆〕后寄蒋生

君家三径自为堂,忆我横经碧沼旁。

一笑流光怜过鸟,十年岐路叹亡羊。

疏帘钩月琴书净,细雨翻阶橘柚香。

樗散别来成底事,晚风红叶满山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日徐子靖携区余诸子过访溪上

秋风门巷足盘桓,散步留宾得并欢。

一叶渔舠藏树窅,几家茆屋傍溪寒。

杯同河朔差无暑,诗比兰亭罚稍宽。

尽日幽林人不见,青山閒对碧巑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喜晴

积雨全消暑气凉,初晴云物霭苍苍。

沙边宿雾留残景,树杪垂虹带夕阳。

乳燕时时将哺返,游蜂叠叠趁花忙。

岁华人事俱无赖,拄杖狂歌入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