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其三)蜡梅

腊前先报东君信。清似龙涎香得润。

黄轻不肯整齐开,比着红梅仍旧韵。

纤枝瘦绿天生嫩。可惜轻寒摧挫损。

刘郎只解误桃花,怅恨今年春又尽。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蜡梅的生动图景。开篇“腊前先报东君信”,点明时序和季节,春意渐浓,但尚未到来之前,蜡梅已经率先传递了春天的信息。此处“东君”指的是掌管春天的神祇,诗人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一份生机与神秘感。

接着,“清似龙涎香得润”,蜡梅的花朵清新如同传说中的龙涎之水,充满了沁人心脾的清香。这里的“龙涎”取自古代神话,是一种美好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蜡梅花香扑鼻、清雅脱俗。

下句“黄轻不肯整齐开,比着红梅仍旧韵”,蜡梅花朵呈浅黄色,不是很规则地开放,它们似乎在与红梅争妍斗艳,保持着往年的韵味。这两句诗强调了蜡梅的独特之美,它不像其他花卉那样整齐划一,却自有一种自然而然的风姿。

“纤枝瘦绿天生嫩”,蜡梅的枝条细长而柔弱,色泽淡绿,显得格外娇嫩。这里通过对比衬托,使人感受到蜡梅不仅花美,连枝叶都透露出一种脆弱之美。

然而,“可惜轻寒摧挫损”,这份脆弱也让它易受伤害,一点点的寒风就可能使其受损。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蜡梅命运的怜悯和对春天脆弱之美的珍视。

最后,“刘郎只解误桃花,怅恨今年春又尽”,诗人通过借用唐代诗人刘禹锡“误识桃花”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蜡梅易逝的春光感到惋惜。春天很快就会过去,而蜡梅的美丽也将随之而去。

整首诗通过对蜡梅生长状态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其脆弱生命力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美好事物易逝的深刻体悟和无尽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贺生双子

天上双星欢迤逦。报道一门双喜。

果庆双弧矢,双桂连芳,双璧光华起。

看取他时双彩戏。双堕号、机云才子。

更带横双玉,鱼佩双金,作个无双字。

形式:

玉楼春(其一)

迢递前村深雪里。望断行云香细细。

笛中宫里慕芳姿,怨曲啼妆长见泪。

不会同心荣落易。冷艳翻随分岭水。

有谁曾念陇头人,远寄江南春日意。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铅山驿壁

东风杨柳门前路。毕竟雕鞍留不住。

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如花上雨。

青楼画幕无重数。听得楼边车马去。

若将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难画处。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二)

萧萧海上风长起。也有梅花开玉蕊。

爱君风措莹如冰,伴我情怀清似水。

诗人纵复工难拟。莫把闲花容易比。

浓香吹尽不须愁,细雨微风催结子。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