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陂劝耕作杂言

君不见江都宫,昔时何崔嵬。

下临雷陂水,前踞吴王台。

台倾无馀级,水竭空尘埃。

隋人已曾顾此长叹息,今世更为隋人哀。

乃知天地间,一盛亦一衰。

但从伏羲已来三十馀万岁,未有书契胜言哉。

尧桀是非可两忘,我欲劝人辟草莱。

种稻水一方,艺麻陵四颓。

爽鸠之乐非我有,聊独玩此田莓莓。

未知百世间,更复谁当来。

且欲及閒从宾客,省耕访此时徘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雷陂劝耕作杂言》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描绘昔日江都宫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对盛衰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劝导。

首句“君不见江都宫,昔时何崔嵬”,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往昔繁华景象的回忆,用“崔嵬”形容其高大壮丽。接着“下临雷陂水,前踞吴王台”描绘了江都宫的地理位置,位于雷陂水边,前有吴王台,展现了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工建筑的巧妙结合。

然而,“台倾无馀级,水竭空尘埃”两句转折,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辉煌不再,吴王台倾塌,雷陂水干涸,只剩下一片尘埃。这不仅是对江都宫兴衰的感叹,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隋人已曾顾此长叹息,今世更为隋人哀”两句,借隋人的叹息,表达了对过去繁华不再的哀伤,同时也暗示了后人对前朝兴衰的感慨。接下来“乃知天地间,一盛亦一衰”总结了盛衰无常的道理,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但从伏羲已来三十馀万岁,未有书契胜言哉”则将话题转向时间的漫长,指出从伏羲时代以来,经历了数万年的时间,人类社会经历了无数的兴衰更替,言辞难以完全表达时间的深邃和历史的复杂。

“尧桀是非可两忘,我欲劝人辟草莱”两句,诗人将目光从历史转向现实,提出“两忘”的态度,即不纠结于过去的得失,而是希望人们能够关注当下,积极面对生活。接着“种稻水一方,艺麻陵四颓”描绘了诗人向往的农耕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

“爽鸠之乐非我有,聊独玩此田莓莓”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无法拥有像爽鸠那样的自由自在,只能在田间独自享受片刻的宁静与乐趣。“未知百世间,更复谁当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后人能否继续这片土地的担忧。

最后,“且欲及閒从宾客,省耕访此时徘徊”则是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态度,既希望在闲暇时与宾客相聚,享受生活的乐趣,也表达了对农事的关注和对土地的尊重。

综上所述,《雷陂劝耕作杂言》通过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碧澜堂

苕溪之水摇空山,霅溪波流无日閒。

上有高堂荫华宇,苍翠凌乱轩楹间。

异时客心乐真旷,白鸟鵁鶄期往还。

解缨敧枕便所适,焉能复问居夷蛮。

岚光棱棱耸屏幌,水响滥滥摇琼环。

正如明鉴发尘匣,万象聚眼醒容颜。

秋风已高白芷老,编荷制蕙文斓斑。

魂清魄爽弄明月,洞庭跬步寻非艰。

神仙有无未可信,物色但讶非人寰。

瑶宫紫府竟何若,茫然远想令人潸。

长竿独茧可以老,安用驰猎卢重镮。

况复邦人讲文墨,风雅不待仲尼删。

丞相词章状元笔,荦荦神裁无由攀。

嗟我胡然陷尘滓,不能追逐鸥白鹇。

发狂醉问二三子,吴溪钓碣何如顽。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濉阳歌

梁人犹为濉阳歌,隋人水调能相和。

梁人池台已平地,隋人岸树空嵯峨。

梁人隋人去如水,水声日夜流不已。

张巡庙前春草生,里人尚识将军名。

国雠已灭心不死,愤气半夜凌欃枪。

丈夫节义岂在下,愿为长剑刳长鲸。

形式: 古风

马蹄砚

巴巫之山足奇石,气含秋云如黛色。

君家宝砚安所得,圆为马蹄萤为璧。

宛城路阻流沙长,中国久绝真乘黄。

惜哉逸足世不识,所存一迹犹形相。

鄙夫虽非伯乐比,偶见袅蹄识千里。

愿君不惜勤示人,倘有骅骝免空死。

形式: 古风

天中山

兹山陂陀但盈尺,其下盘根乃无极。

勇如共工莫可触,力敌愚父无能役。

开辟以来传至今,形势虽小当天心。

斗极回旋未易测,日影短长犹可寻。

石旁阴穴穿洞府,中有神物为之主。

祷祠往往见光景,暵旱时时作霖雨。

由来丘山贵灵不贵大,正复陂陀亦何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