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上巳约友登南楼前韵

昔时喜饮酒,举白不辞深。

及玆中岁来,巳复畏人斟。

后生多所忽,岂识老会临。

志士惜景光,登麓巳知岑。

每闻前世事,颇见古人心。

逝者良不息,将来谁嗣今。

百年当有成,泯灭宁足钦。

每怜伯牙陋,钟死破其琴。

自得苟堪传,何必求知音。俯观水中鯈,仰?云际禽。

真乐不吾隐,欣然豁烦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的《再次上巳约友登南楼前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知音的珍视。

首句“昔时喜饮酒,举白不辞深”,回忆往日的豪情与放纵,饮酒至深也不推辞。接着,“及玆中岁来,巳复畏人斟”转折,步入中年,开始畏惧他人劝酒,暗示了岁月带来的变化和对未来的忧虑。

“后生多所忽,岂识老会临”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提醒,他们可能还未深刻理解老年的到来。接下来,“志士惜景光,登麓巳知岑”则强调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即使在山麓也能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每闻前世事,颇见古人心”通过回顾历史,诗人试图寻找古人智慧的共鸣。紧接着,“逝者良不息,将来谁嗣今”提出了对时间不可逆转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担忧,担心后人无法继承当前的价值观或文化。

“百年当有成,泯灭宁足钦”表达了对人生目标的追求,认为即使最终归于尘土,也应有所成就,不应轻易满足。最后,“每怜伯牙陋,钟死破其琴”引用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强调了知音难遇的珍贵,即便没有知音,也应坚持自我,不必过分寻求认可。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水中游鱼、云际飞鸟,诗人表达了对真乐的追求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送郑叔贞之成都

谢公江海人,雅量极宏廓。

中年别亲友,犹谓怀抱恶。况我?迫士,志意早衰弱。

辟如绕指金,讵耐膏火烁。

岂无骨肉亲,相望天一角。

两生万里至,讲道慰寂寞。

探奇忘旧悲,观妙有新乐。

宁知事多忤,重使叹离索。

林也前岁归,重来忘曩约。

郑子今复去,南行踰巘崿。

成都壮丽地,江水带郛郭。

山窥子美堂,云护孔明柏。

壮游岂不佳,观国资所学。

国僚尽耆俊,政简恒燕醵。

日开百金筵,坐有四方客。

擒毫歌盛美,文彩纷烜赫。

卓尔乐邦风,巍乎王者宅。

王诚天人秀,令德颜闵若。

神机尽经纬,大度蕴才略。

心融群圣言,颖铳智独觉。

坐收千古秘,万理随综错。

尚友师徽猷,姚姒靡间隔。

励精施惠政,民物沾德泽。

至化通幽明,馀恩及飞跃。

小心事天子,放意耽简策。

道积不自盈,怡怡躬吐握。

知名久伫望,前席启东阁。

立谈尽欢娱,至理无适莫。

从容倘垂问,占对慎酬酢。

为言寡朋俦,旧业愈荒落。

疑经待同勘,芜史期共削。

相须左右肱,理势不可各。

王仁极深广,夙昔受殊渥。

囊馀旧赐钱,箧有新颁帛。

身为微职绊,感叹颜面怍。

使子能输忠,宁不副所托。

金门盛才彦,德星耀井络。

翙翙白凤群,岂复少一鹤。

惟玆山南郡,士气陋且薄。

古心莫与论,积疢谁为药。

愿子早告归,离忧变欢噱。

四科洙泗道,五等成周爵。

真知苟内充,外物奚须度。

旱麓清照人,汉水浅可濯。

怀哉春服成,重继咏归作。

形式: 古风

又送叔贞之成都

空名诳当世,自误还劳人。

郑子复为谁,跋涉穷冬春。

去年赴上国,风雪迷江津。

徒步从我行,面黑手足皴。

今玆有徵命,欲往志靡伸。

子复之成都,代余陈所因。

念子远游学,三年别慈亲。

敝衣犯缁垢,断裂莫为纫。

蜀道幸坦平,王化甚惠仁。

历览快心目,庶足忘苦辛。

诸葛政犹在,少陵诗有神。

浩荡观大江,穹秀瞻峨岷。

心胸蕴奇伟,抚事气益振。

丈夫平生怀,岂惟安其身。

况可广咨访,大邦多缙绅。

恨我不得俱,惟恐孤主恩。

见王再三谢,念此疏远臣。

形式: 古风

偶尔遣意奉呈同学诸君子及示叔贞秀才

累物扰灵府,澹然无所为。

家贫自鲜营,万事俱不知。

日禄馀一斗,粗给菜与麋。

秫田亦易耕,有酒供四时。

门多儒雅客,暇则斟酌之。

相对靡俗言,共谈止诗书。

遐情或深契,欢笑同解颐。

孰谓千古远,其人如在玆。

于心有至乐,天地亦可遗。

未知轩裳贵,讵识势位卑。

彼美要路仕,贤劳耀轻肥。

穷通各有适,宁论是与非。

形式: 古风

送谢生因奉寄?阳公

帝子谨王度,大藩臻治平。

文风播南土,四国扬休声。

上公国懿亲,令德惟邦祯。

奉恩自夙昔,脩贡表贞诚。

名马西域来,玉勒悬珠缨。

金门足麒麟,特受顾盻荣。

王昨驻中都,貂蝉蔼盈庭。

公来必燕语,礼接同友生。

异质况天挺,至尊爱弥甥。

勋贤冠当世,夷夏钦盛名。

继美实在玆,闻望良匪轻。

近因师传重,愈见德业成。

历数传万年,苍生仰皇明。

岂徒本攴盛,股肱在公卿。

海内虽巳康,民俗犹未宁。

鄙夫抱深念,思睹礼乐兴。

愿公善匡辅,报主以忠贞。

载光史臣籍,永迈宗戚英。

灵雨洗南麓,汉光晚来盈。

临流送回使,怀古动遐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