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七月廿一日再过梅岭》。诗中通过“去年骑马黄沙岭,正在燕山北尽头。今日又从梅岭过,八千里路思悠悠。”四句描绘了诗人两次经过梅岭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思考。
首句“去年骑马黄沙岭,正在燕山北尽头。”以“去年”与“今日”对比,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经历的变化。黄沙岭和燕山北尽头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辽阔而苍茫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含着诗人曾经的旅程与冒险。
次句“今日又从梅岭过,八千里路思悠悠。”则将视线转向当前,诗人再次经过梅岭,心中涌起的是对过往八千里路程的深深思绪。这里的“八千里路”不仅指实际的距离,更象征着诗人经历的岁月与旅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在不断前行中对自我和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