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臞庵居士过董公祠访邓孝威

一杖出萧寺,荒祠比邓林。

楼高云影近,井久石痕深。

掩卷生禅悦,焚香静客心。

我来同孝穆,户外听微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代行溗的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离开萧寺,前往董公祠探访邓孝威的场景。他步履轻缓,仿佛置身于一片荒凉的祠堂,犹如邓林(邓禹祠的典故,邓禹曾封林侯)般寂静。楼阁高耸,云影在其间投下婆娑之姿,而古老的井台则因岁月沉淀,石痕深深。诗人在此闭卷沉思,体验到禅意的喜悦,焚香静心,净化了游子的内心世界。

他此行的目的并非单纯游览,而是与孝穆(可能是指孝威或一同的人)有着共同的情感纽带,他们选择在户外聆听微弱的吟唱,这声音或许来自历史的记忆,或是彼此的心声交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以及与友人共情的温馨时刻。

收录诗词(4)

行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师石塔

潭北湘南六百年,只图无缝塔中圆。

祖翁血脉今何在,老树乌啼月满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枯干开梅

谁种窗前腊月梅,霜姿铁干一枝开。

百花与我无交涉,独许寒香到枕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村院秋居

鸡犬不时闻,村深俗亦淳。

道情亲易久,乡语译方真。

田坂斜阳淡,枫林秋色贫。

因恩在庐岳,冰雪早侵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喜仙裳先生过访

柴门常自掩,有客叩方开。

因得支公语,遥知叔度来。

风高披竟日,情洽竟忘杯。

独愧东林远,相携去复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