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行溗的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离开萧寺,前往董公祠探访邓孝威的场景。他步履轻缓,仿佛置身于一片荒凉的祠堂,犹如邓林(邓禹祠的典故,邓禹曾封林侯)般寂静。楼阁高耸,云影在其间投下婆娑之姿,而古老的井台则因岁月沉淀,石痕深深。诗人在此闭卷沉思,体验到禅意的喜悦,焚香静心,净化了游子的内心世界。
他此行的目的并非单纯游览,而是与孝穆(可能是指孝威或一同的人)有着共同的情感纽带,他们选择在户外聆听微弱的吟唱,这声音或许来自历史的记忆,或是彼此的心声交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以及与友人共情的温馨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