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赞

皎皎月沈波,萋萋草泣露。

良哉观世音,不会转身句。

形式: 押[遇]韵

翻译

明亮的月亮沉入湖面波光中,茂盛的草叶上挂着晶莹露珠在哭泣。
善良的观世音菩萨,却无法理解这句深意的话。

注释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沈:沉没。
波:水波。
萋萋:茂盛的样子。
草:草叶。
泣:哭泣。
露:露珠。
良哉:真好,形容人品高尚。
观世音:佛教中的慈悲女神。
会:理解。
转身句:难以理解或需要深入体会的话语。

鉴赏

这首诗名为《观音赞》,是宋代僧人释妙伦所作。诗中以月沉波底和草上露珠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清的氛围。"皎皎月沈波"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沉入水面的景象,暗示着深邃与神秘;"萋萋草泣露"则通过草叶上的露珠,传达出一种哀愁和湿润的情感。

诗人接着将观世音菩萨引入诗中,赞叹其高尚品质。"良哉观世音",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赞美和敬仰,认为她具有无比的善良和慈悲。然而,最后一句"不会转身句"则别有深意,可能是指观世音菩萨不为世俗言语所动,始终保持清净无染的心境,即使面对困境也能不动如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言般地赞美了观音菩萨的超凡脱俗和大慈大悲,体现了佛教中的禅意和修行精神。

收录诗词(151)

释妙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牧溪

百草头边意已赊,鞭绳放下卧平沙。

觉来古岸东风急,横笛一声山日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颂古五首(其三)

草舍柴门僻更幽,何期过客也经由。

蒿汤备礼不知愧,犹对傍人卖口头。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颂古五首(其二)

赵老七斤衫,提来用恰好。

若更问如何,且去青州讨。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偈颂二十二首(其十六)

安眠露地牛,未脱黄金索。

常在顾盼中,牧童难捉摸。

形式: 偈颂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