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萧教谕三首(其三)

身名俱未达,朋旧故应疏。

多病惟高枕,何人慰索居。

纵鳞思旷野,疲马倦长途。

谁似儒官好,优游翰与觚。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寄萧教谕三首(其三)》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时的孤独和对友情的渴望。首句“身名俱未达”揭示了诗人的仕途不顺和个人声望不高,暗示了内心的落寞。次句“朋旧故应疏”进一步强调了由于境遇不佳,朋友间的交往也变得稀疏。

“多病惟高枕”写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只能独自承受疾病的困扰,无人能给予安慰。“何人慰索居”直接表达了对陪伴和理解的深深期盼。接下来,“纵鳞思旷野”运用比喻,表达出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如同鱼儿渴望广阔的水域,然而现实却是“疲马倦长途”,疲惫于世俗的奔波。

最后两句“谁似儒官好,优游翰与觚”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在、以笔墨为乐的学者生活的羡慕,认为这样的生活比忙碌的官场更为理想。整首诗情感深沉,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耕乐亭二首(其一)

孤亭临夐野,空阔四无邻。

车马来游少,农夫就饷频。

晴檐鸠唤雨,社瓮鸟啼春。

窃禄真何补,投簪愧野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耕乐亭二首(其二)

苔痕临水润,树叶近秋稀。

细雨群农集,残阳一鸟归。

村童收滞穗,野老候空扉。

亦有躬耕意,青莎拟制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人还永丰三首(其一)

君家簪绂裔,群从玉连枝。

游子龙头贵,中郎燕颔姿。

双尊论久别,千里慰遐思。

六一遗风在,怀哉百世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人还永丰三首(其二)

行李归期促,山川去路遥。

疾风狂入夜,淫雨晦连朝。

帆逐孤飞鸟,江通逆上潮。

凭将栖遁意,乡国寄渔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