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

重阴束地户,霜落浩如积。

乾坤此何时,硕果久不食。

今晨好云气,万类若动色。

枯梢自号寒,根柢已含德。

如何夸毗子,乃独悖天则。

善端本无穷,恶念每充斥。

达人妙观化,感此欲叹息。

梅花定余知,怡然笑林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德永的《至日》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诗中以“重阴束地户,霜落浩如积”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冬至前后天地间阴沉、寒冷、霜雪覆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静谧的氛围。

接着,“乾坤此何时,硕果久不食”两句,通过对比硕果未食与天地间万物静默的状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而“今晨好云气,万类若动色”则描绘了晨曦初现时云彩的变化,以及万物似乎因之而焕发生机的景象,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赞美。

“枯梢自号寒,根柢已含德”则转向对自然界的微观观察,枯枝虽显寒冷,但其根部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寓意着即使在严冬,生命的力量也未曾消逝。接下来,“如何夸毗子,乃独悖天则”通过反问,批评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最后,“善端本无穷,恶念每充斥”表达了对人性善恶的深刻思考,指出善念虽无穷尽,但恶念却时常充斥人心。而“达人妙观化,感此欲叹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感悟,认为只有通达之人能洞察万物变化的奥秘,并对此发出感慨。

“梅花定余知,怡然笑林日”则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出即使在严冬,也有生命力顽强的花朵绽放,给人以希望与乐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收录诗词(14)

陈德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从盛象翁、林弦斋。台省辟为和靖书院山长,累官江浙儒学提举。有《两峰惭草》

  • 字:叔夏
  • 号:两峰
  • 籍贯:元台州黄岩

相关古诗词

送同知黄岩事林起宗满归二首(其一)

浮云暮南征,游子思故乡。

官清甘旨少,有母不得将。

昨夜梦倚门,揽衣起彷徨。

翩然忽复去,水远三山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同知黄岩事林起宗满归二首(其二)

贪官如苦雨,好官如流电。

使君天下士,况也美文翰。

出佐千里州,名在循吏传。

行将补衮归,袖有五色线。

形式: 古风

玉雪坡为周伯温学士作

仙人修月天上归,袖里璞屑万斛馀。

当时委地不肯化,付与春风吹得飞。

春风吹上坡头树,仙人著屋中间住。

夜气英英到骨寒,又踏红光上天去。

形式: 古风

登灵峰

我疑邃古初,奔精堕南斗。

元气淋漓擘石开,帝遣巨灵来试手。

想当剥削时,震撼天亦惊。

至今万万古,菡萏摇空青。

空青离立尽奇峭,游子见之为改貌。

又恐涛波舂蚀馀,尺土无由逗痕窍。

一峰黝黑中窈弘,下有线路攀幽藤。

崖心如瞰鬼窟穴,石口忽漏天聪明。

前直两峰上云雨,争来效奇若掀舞。

横林掩苒夕气薰,飞翠走香洒晴紫。

班荆久低回,沈思综玄理。

壮哉天地功,设奇乃如此。

大风簸积气,势至即凝聚。

坳坎机则然,胡为浪嗟拟。

翻然破来路,寒月照潭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