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梦中》由清代诗人陈苌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东流无复水重回,欲断危肠暗自摧”,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无法回头,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失去亲人的痛苦难以言表,内心深处的悲痛如同被割裂一般,难以承受。
颔联“见燕引雏还堕泪,听鸠呼妇不胜哀”,通过燕子哺育幼雏和斑鸠呼唤配偶的情景,寄托了对亲人离去的哀伤。燕子的温馨画面与斑鸠的哀鸣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怀念。
颈联“春风陇上新寒食,夜雨堂前旧镜台”,描绘了春风吹过荒凉之地,寒食节的凄凉景象,以及夜晚雨滴敲打旧日镜台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哀伤而寂寥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哀悼之情。
尾联“子母重泉相见否?梦中还望寄声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已故亲人能否在黄泉之下相见的疑问,以及希望在梦中能与他们相会,传递思念之情。这一问一答,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梦境中相聚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整体而言,《梦中》一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日常生活情境的再现,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